[发明专利]一种稳定电解锰电解槽工况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55610.7 | 申请日: | 202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7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谊;叶昌美;胡志同;李武斌;黄健;杜洪伍;任康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新材料研究开发基地 |
| 主分类号: | C25C3/30 | 分类号: | C25C3/30;C25C7/06 |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 地址: | 550014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电解锰 电解槽 工况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稳定电解锰电解槽工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解槽设有液面控制器、温度计、进液口和排液口各一个流量计、再配合进液控制器,pH值计,相互配合实时监测电解液的流量、液面高度、槽温、电解液pH值的工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实时调整,将电解槽工况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即通过检测流量、液面高度、槽温电解液pH值的数据,当槽温温度偏高,通过开大进液量和排液量来调节;当出现返酸现象,则先加快废液排出,稍后再加大进液量,将液面高度、pH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将以上参数组合在一起,配合调节,稳定电解槽工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电解锰电解槽工况的方法所用装置,包括电解槽体(1),电解槽体(1)内有阴极板(6)、阳极板(5)、导电母盘(7)、隔膜框(8)、隔膜布(9),其特征在于:电解槽体(1)排液口处设置滑槽(11),滑槽(11)内安装液面控制板(4),液面控制板(4)的两面设置有工字槽(43),工字槽(43)内安装工字胶条(12);液面控制板(4)预留排液管安装孔(42),排液管安装孔(42)安放排液管(3),排液管(3)联通至封闭型假底(20),封闭型假底(20)是封闭的新型电解槽隔膜框,废电解液通过排液管(3)排至溜槽(2);滑槽(11)底部留有排水排渣用的小方孔(111),滑槽(11)上方留有排液管活动口(112);电解槽体(1)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有流量计(19),即一个是进液流量计,另一个排液流量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电解锰电解槽工况的方法所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控制板(4)设有提手孔(4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电解锰电解槽工况的方法所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控制板(4)端面安装刻度牌(13)和温度计(1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电解锰电解槽工况的方法所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与电解槽体(1)焊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电解锰电解槽工况的方法所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预设一个螺栓孔(112),螺栓孔(112)安装锁紧手柄(1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电解锰电解槽工况的方法所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3)通过上弯管(15)、软管(16)、立管(17)、下弯管(18)接至封闭型假底(20),具体连接是:封闭型假底(20)连接下弯管(18),下弯管(18)连接立管(17),立管(17)连接软管(16),软管(16)与上弯管(15)连接,上弯管(15)与排液管(3)连接,排液管(3)与液面控制板(4)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稳定电解锰电解槽工况的方法所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6)由波纹管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新材料研究开发基地,未经贵州省新材料研究开发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56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