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镉富集去除并转化为催化剂的方法及催化剂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3023.4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4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毕磊;宋茂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J27/04;C02F1/30;C01B3/04;B01J35/02;C02F101/2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集 去除 转化 催化剂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镉富集去除并转化为催化剂的方法及催化剂的应用。该方法是将纳米硫化锌投加到含镉废水中,在室温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吸附,可以实现同步高效富集、去除水中镉,并可将镉直接原位转化为具有异质结构的光催化剂,而无需苛刻的反应条件和繁琐的处理步骤。该方法,除镉效果好,所用材料廉价,且实施方法非常简单、易于操作。特别是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和光解水产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将水中镉高效富集去除并原位转化为光催化剂的方法及催化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镉开采大国和镉生产大国。镉在开采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导致大量的镉进入到环境中,进入环境中的镉不像有机污染物会被降解,从而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镉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进入到环境中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将污染环境中的镉转化为高价值的催化剂,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镉污染问题,节约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又能够实现镉的升级再利用,可谓一举多得。
专利CN113134365A报道了一种采用植物修复的方式将环境中的镉先富集到植物体内,然后再通过对富含镉的植物体进行高温热处理来实现镉的浓缩,最后还需要硫化处理将浓缩后的镉转化为硫化镉催化剂。植物修复往往修复周期长、对镉的富集能力不高、特别是还需要高温、高压且繁琐的硫化处理等后处理步骤来实现植物体内镉转化为硫化镉。因此,开发一种方法,既能够实现镉的高效富集与去除,又可以采用更为温和的手段和简洁的步骤来实现环境中的镉转化为高效的催化剂,是十分必要的。而目前,能够同步实现镉的快速、高效富集和原位直接将镉转化为具有异质结构高效光催化剂的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将水中镉高效富集去除并直接原位转化为具有异质结构的光催化剂的方法及催化剂的应用。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将污水中的镉高效富集并去除从而实现镉污染治理。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实现污水中镉的回收和增值再利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可将污水中镉的原位直接转化为具有异质结构的光催化剂,而无需繁琐处理步骤和苛刻的反应条件。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通过污水中镉回收得到的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1.一种将镉富集去除并转化为催化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用无机酸或碱将含镉离子浓度1~3000mg/L的污水初始pH调节为4~6,优选为6;
(2)将颗粒尺寸为20~500nm的硫化锌纳米颗粒投加到步骤(1)中的污水中,硫化锌固体浓度设置为0.2~1.5g/L,在20~35℃的温度件下吸附镉离子一定的时间,吸附过程中需要持续搅拌,搅拌速度为100~600rpm,优选150~400rpm,最优选200~300rpm;
(3)将步骤(2)中吸附镉后的硫化锌颗粒通过过滤或离心的方式与水体分离,即可得到具有异质结构的催化剂,并实现水中镉的去除。
2.硫化锌吸附镉的时间为6~60h,优选24~52h,最优选36~48h。
3.具有异质结构的催化剂是在吸附镉的过程中直接原位形成的,合成简单且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后续高温、高压及硫化处理。污水中的镉被富集并固定于硫化锌内形成更为稳定的催化剂,而不会再释放到水体中,从而实现镉的高效富集,通过固液分离后即可实现污水中镉的高效去除。
4.通过上述方法即可将污水中的镉直接原位转化为催化剂,且所述的催化剂为具有异质结构的光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30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板固定件及模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梁柱强轴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