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油蒸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52455.3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3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帅;华权章;李土新;赵龙;陈俊杰;柳叶青;郑日云;郝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化工湛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7/00 | 分类号: | C10G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隆翔鹰 |
地址: | 524072 广东省湛江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油 蒸馏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焦油蒸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焦油蒸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原料焦油进行预处理;S2、将预处理后的原料焦油输入蒸馏主塔,进行蒸馏,直至产出轻组分油馏分;S3、待轻组分油馏分产出稳定后,侧线将部分的轻组分油馏分采出;S4、待蒸馏主塔塔底的物料升温到一定温度,减少燃料;S5、将蒸馏主塔塔底的物料部分抽出,蒸馏主塔塔底剩余部分的物料,且将蒸馏主塔塔底剩余的部分物料与新输入蒸馏主塔塔底的原料焦油混合;S6、将蒸馏主塔塔底抽出的物料与采出的轻组分油馏分进行混合。本发明可减少燃料能源的使用,降低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油蒸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焦油蒸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煤焦油是煤炭干馏时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简称焦油。煤焦油按干馏温度可分为低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在焦炭生产中得到的煤焦油属于高温煤焦油。它是粗煤气冷却过程中冷凝、分离出来的焦炉煤气净化产品之一。煤焦油一般作为加工精制的原料以制取各种化工产品,也可直接利用,如作为工业型煤、型焦和煤质活性炭用的粘结剂的配料组分,还可用作燃料油、高炉喷吹燃料以及木材防腐油和烧炭黑的原料。目前,煤焦油主要是通过蒸馏来生产软沥青。
煤焦油蒸馏(coaltardistillation)是指根据煤焦油中各组分的不同沸点将各组分初步分割为几个富集某种或某几种化合物的馏分的煤焦油加工工序;一般分割为轻油、酚油、焦油、洗油、蒽油和沥青六个馏分,它包括脱渣、质量均匀化、脱水、脱盐和蒸馏等步骤。
在焦油蒸馏前,需经过脱水。脱水焦油经蒸馏分离为焦油轻油、酚油、萘油、洗油、蒽油等馏分及软沥青。主要设备有脱水塔、主塔(即馏分塔)、加热炉及热交换器等,其蒸馏过程由单塔完成,蒸馏塔塔底主要生产软沥青。八十年代初期宝钢引进此流程,由于软沥青是后续工段中生产针状焦(或沥青焦)的原料,所以焦油蒸馏过程中均生产软沥青。在焦油蒸馏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为蒸馏提供热量,成本高,能源利用率低。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线连续生产炭黑油的方法,包括:(1)将煤焦油经过脱水塔蒸馏脱水分离成无水焦油和轻油馏分;(2)将步骤(1)中无水焦油经管式炉对流段加热后送入馏分塔,经减压蒸馏得到软沥青和酚油,萘油,洗油这三种混油馏分;(3)通过控制管式炉辐射段软沥青出口温度及循环量来控制步骤(2)三种混油馏分中洗油馏分的含量,保证洗油能与塔底软沥青充分混合,得到炭黑油馏分;其中,步骤(1)中所述蒸馏为常压蒸馏,无水焦油温度约为240~260℃;所述步骤(1)煤焦油脱水分两步,初步脱水和最终脱水,煤焦油初步脱水在80℃静置36h以上,焦油中水分初步脱至4%以下;最终脱水采用三相超级离心机离心,将煤焦油水分脱至2%以下;步骤(1)脱水塔顶温度:98~105℃;所述步骤(2)中采用的是减压蒸馏,压力为-35~-45kp,经管式炉对流段加热后的无水焦油温度275~280℃;所述步骤(2)馏分塔回流量控制为3~5t/h,馏分塔顶气相压力为-35~-40kP,温度为210~220℃;塔底气相压力为-30kPa,馏分塔底部温度为285℃~290℃;所述步骤(3)中管式炉辐射段出口温度390±1℃,软沥青循环量180~200t/h。另外,该专利还公开了一种在线连续生产炭黑油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换热装置、脱水塔、冷凝冷却器、油水分离器、无水焦油/炭黑油换热器、管式炉、馏分塔、两混油冷凝器、三混油冷却器、洗涤器、不凝气冷却器、炭黑油/焦油换热器、炭黑油冷却器,所述装置之间采用泵连接;所述脱水塔上第一自动调节阀;所述馏分塔上设有第二自动调节阀。该专利在蒸馏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焦油蒸馏方法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焦油蒸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原料焦油进行预处理;
S2、将预处理后的原料焦油输入蒸馏主塔,进行蒸馏,直至产出轻组分油馏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化工湛江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化工湛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2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站收益预测方法、装置、介质与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带调节机构的剪切刀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