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育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51634.5 | 申请日: | 202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8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峰;刘婷婷;谭钰喆;王光明;谭德云;崔晓莹;刘红光;张宝贤;李敬忠;王超;谢凯丽;孙慧博;侯祥英;赵玉静;赵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胜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9 | 代理人: | 路兆强 |
| 地址: | 25503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育苗方法,包括:育苗,将育苗室扣合在播种位置,育苗室包括支撑部分和扣膜部分,支撑部分连接设置在扣膜部分的下部,并在育苗时完全插入土中,扣膜部分扣合土地,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弧形空间,以使种子在其中发芽生长;炼苗,幼苗生长到预定阶段时,将育苗室向上部分拔起,使得支撑部分露出土地,弧形空间通过扣膜部分与土地之间的间隙与外界形成交流,该状态保持一段时间,在幼苗持续生长到又一预定阶段时,继续拔高支撑部分,再持续一段时间后继续拔高支撑部分,使苗株逐渐扩大与外界交流空间,实现就地炼苗;定苗,幼苗完全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后,移除育苗室,实现定苗。本发明实现就地育苗炼苗和定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植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植物育苗方法包括育苗和移栽两个环节,一般利用阳畦或大棚采用直播或营养钵育苗,待植物幼苗长到适宜大小经炼苗后移栽至田间。现有的植物育苗方法存在劳动强度大,投资大等缺点。同时,无论采用直播育苗还是采用营养钵育苗,幼苗长至适宜大小时都需要将其移栽到田间,而将幼苗移栽至田间后都存在移栽成活率问题和移栽后幼苗的缓苗过程,因而造成田间缺苗和植物生长期缩短,花期延后,影响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植物育苗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如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植物育苗方法,所述植物育苗方法用于在同一地点实现植物的育苗、炼苗和定苗,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育苗室进行育苗,将育苗室扣合在播种位置,育苗室包括支撑部分和扣膜部分,支撑部分连接设置在扣膜部分的下部,并在育苗时完全插入土中,扣膜部分扣合土地,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弧形空间,以使种子在其中发芽生长;
阶段性炼苗,幼苗生长到预定阶段时,将育苗室向上部分拔起,使得支撑部分露出土地,弧形空间通过扣膜部分与土地之间的间隙与外界形成交流,该状态保持一段时间,在幼苗持续生长到又一预定阶段时,继续拔高支撑部分,再持续一段时间后继续拔高支撑部分,使苗株逐渐扩大与外界交流空间,实现就地炼苗;
定苗,幼苗完全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后,移除育苗室,实现定苗。
如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育苗室的扣膜部分包括框架和扣膜,所述框架包括矩形架和弧形支撑,所述扣膜贴敷在所述弧形支撑表面,所述育苗室的支撑部分包括四个支撑腿,所述四个支撑腿均连接在所述矩形架的顶点上。
如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扣膜为PO膜,厚度为0.08~0.15mm。
如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扣膜下端通过压膜卡固定在所述矩形架的四个边上。
如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矩形架边长为15-30cm。
如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腿长度为15-25cm。
如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苗株为丝瓜时,炼苗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扣膜部分与地面间距为5cm,持续时间为2-5天;第二阶段扣膜部分与地面间距为10cm,持续时间为2-5天;第三阶段白天扣膜部分与地面间距为10cm,夜晚扣膜部分与地面间距为5cm,持续时间为6-8天。
如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苗株为丝瓜时,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理种植沟:3月20日,翻土,整理丝瓜种植沟;
(2)播种:按照规定的株距挖穴,穴深3~5cm。点水,待水完全下渗后播种。每穴3粒种子,种子分散摆放,覆土;
(3)土壤处理:用乙草胺等喷施土壤,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某些双子叶杂草,以防止后期育苗室营造的温暖湿润环境下的杂草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1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