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监测油位与温升并判断故障的智能型互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1058.4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7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金星;孟令;魏理明;郑维维;于昕;贾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天威互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68 | 分类号: | G01F23/68;G01K13/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戎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95 | 代理人: | 战威;刘永计 |
地址: | 071056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监测 判断 故障 智能型 互感器 | ||
本发明属于互感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监测油位与温升并判断故障的智能型互感器,包括外壳、顶盖和固定座;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外壳的底端,所述外壳与固定座上设置有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信号采集器、刻度线、激光发射器和温升采集发射器,所述信号采集器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外侧,所述刻度线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所述激光发射器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部,所述温升采集发射器设置在固定座顶端的两侧,通过监测机构起到对膨胀器油位和温度以及高电位侧温进行实时监测,防止一些较为典型的初期故障几乎不易察觉或察觉时已滞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感器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监测油位与温升并判断故障的智能型互感器。
背景技术
互感器又被称为仪用变压器,是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统称,通过互感器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大电流变成小电流,对系统进行量测或者保护。
现有的互感器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已经经过了多次改良,较以往的互感器已经可以有效的对电压或电流进行转换。
现有的互感器在电网运行中偶尔会发生故障;在故障前期,属于低能量期,此时的现象多为膨胀器油位缓慢升高、高电位侧温升异常升高;目前电站是通过人工或摄像头进行观察,由于受到观察周期频次、距离和清晰度的制约,一些较为典型的初期故障几乎不易察觉或察觉时已滞后;多数电站都是故障已经发生了(比如膨胀器冲顶)才发现,监测环境相对被动,基本上都是处于“救”而不是“防”;电网故障一旦发生,不仅会对在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还会对设备的安全造成隐患,甚至可能会造成非计划停电,影响线路供电,维修成本也较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动监测油位与温升并判断故障的智能型互感器。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的互感器在电网运行中偶尔会发生故障且不易被察觉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监测油位与温升并判断故障的智能型互感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监测油位与温升并判断故障的智能型互感器,包括外壳、顶盖和固定座;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外壳的底端,所述外壳与固定座上设置有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信号采集器、刻度线、激光发射器和温升采集发射器,所述信号采集器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外侧,所述刻度线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所述激光发射器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部,所述温升采集发射器设置在固定座顶端的两侧,通过监测机构起到对膨胀器油位和温度以及高电位侧温进行实时监测,防止一些较为典型的初期故障几乎不易察觉或察觉时已滞后。
优选的,所述外壳与顶盖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限位腔、限位弹簧、限位块、收纳槽、连接腔、卡球、卡槽和磁铁,所述限位腔开设在外壳底端的内部,所述限位弹簧设置在限位腔的内部,所述限位块的底端套设在限位腔的内部,且限位块的顶端贯穿收纳槽插设在连接腔的内部,所述收纳槽开设在外壳顶端的两侧,所述连接腔开设在收纳槽内部的顶端,所述卡球套设在收纳槽的内部,且卡球与卡槽卡合,所述卡槽开设在顶盖底端的内壁上,所述磁铁固定连接在收纳槽的内部,通过连接机构起到对外壳与顶盖之间进行连接的作用,通过连接机构起到方便对外壳的内部进行检修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限位弹簧靠近限位块的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且限位弹簧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腔的内部,通过限位弹簧的还原力的作用起到使限位块自动复位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斜面,且限位块顶端所开设的斜面与卡球相配合,通过限位块顶端所开设的斜面的作用起到使限位块在进行移动时推动卡球进行移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板,且拉板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外侧,通过拉板起到方便对限位块进行拉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天威互感器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天威互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10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机色组风门控制方法
- 下一篇:PCB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