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安装的转换层吊支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50937.5 | 申请日: | 202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凌峰;周雨嫣;朱融;双晨晨;车志岩;刘永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9/18 | 分类号: | E04B9/18;E04B9/06;E04B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安装 转换 支架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快速安装的转换层吊支架结构,包括有上吊杆(1)、下吊杆(2)、横向龙骨(3)和纵向龙骨(4);所述横向龙骨(3)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布置;所述纵向龙骨(4)有一组,沿横向间隔布置在一组横向龙骨(3)的顶部,并且一组纵向龙骨(4)与一组横向龙骨(3)共同构成龙骨骨架;所述上吊杆(1)在每根横向龙骨(3)上均布置有一组,用以将龙骨骨架吊设在楼板(5)下方;所述下吊杆(2)有一组,在每根纵向龙骨(4)上均布置有一组,用以将吊顶板吊设在龙骨骨架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龙骨(3)和纵向龙骨(4)均由角钢制成,并且横向龙骨(3)的槽口朝上,纵向龙骨(4)的槽口朝下;所述横向龙骨(3)与纵向龙骨(4)之间通过龙骨稳固组件(6)连接;所述上吊杆(1)与横向龙骨(3)之间通过第一龙骨挂件(7)连接;所述下吊杆(2)与纵向龙骨(4)之间通过第二龙骨挂件(8)连接;
所述龙骨稳固组件(6)包括有龙骨连接件(6.1)和第一拉结螺栓(6.2);所述龙骨连接件(6.1)包括有连接板(6.1.1)、上夹板(6.1.2)和下夹板(6.1.3);所述连接板(6.1.1)呈十字形,设置在横向龙骨(3)与纵向龙骨(4)之间;所述上夹板(6.1.2)有两块,分别设置在连接板(6.1.1)的横边两端;所述上夹板(6.1.2)包括有上斜板段(6.1.2a)和上竖板段(6.1.2b);两块上斜板段(6.1.2a)分别贴设在纵向龙骨(4)两侧的侧板上;所述上竖板段(6.1.2b)设置在上斜板段(6.1.2a)的顶部,并且上竖板段(6.1.2b)的上部超出纵向龙骨(4)的顶部;所述下夹板(6.1.3)有两块,分别设置在连接板(6.1.1)的纵边两端;所述下夹板(6.1.3)包括有下斜板段(6.1.3a)和下竖板段(6.1.3b);两块下斜板段(6.1.3a)分别贴设在横向龙骨(3)两侧的侧板上;所述下竖板段(6.1.3b)设置在下斜板段(6.1.3a)的底部,并且下竖板段(6.1.3b)的下部超出横向龙骨(3)的底部;所述第一拉结螺栓(6.2)有两个,分别将两块上竖板段(6.1.2b)的上部以及将两块下竖板段(6.1.3b)的下部对应拉接;
所述第一龙骨挂件(7)包括有第一挂板(7.1)、第一卡板(7.2)和第一连接螺栓(7.3)所述第一挂板(7.1)包括有第一直角板段(7.1.1)、第一折板段(7.1.2)和第一竖板段(7.1.3);所述第一直角板段(7.1.1)托接在横向龙骨(3)的底部,并且第一直角板段(7.1.1)的两侧直角边分别贴设在横向龙骨(3)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折板段(7.1.2)呈倒置的L形,并且第一折板段(7.1.2)的竖边底端与第一直角板段(7.1.1)一侧的直角边顶端连接,第一折板段(7.1.2)的水平边位于横向龙骨(3)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竖板段(7.1.3)连接在第一直角板段(7.1.1)另一侧的直角边顶部;所述第一卡板(7.2)呈倒置的L形,且第一卡板(7.2)的竖边贴设在第一竖板段(7.1.3)的外侧面上,第一卡板(7.2)的水平边贴设在第一折板段(7.1.2)的水平边顶部;所述上吊杆(1)的下端依次穿设在第一折板段(7.1.2)的水平边和第一卡板(7.2)的水平边中;所述第一连接螺栓(7.3)穿设在第一折板段(7.1.2)的竖边、第一竖板段(7.1.3)和第一卡板(7.2)的竖边中,将第一卡板(7.2)与第一挂板(7.1)连接;
所述第二龙骨挂件(8)包括有第二挂板(8.1)、第二卡板(8.2)和第二连接螺栓(8.3);所述第二挂板(8.1)包括有第二直角板段(8.1.1)、第二折板段(8.1.2)和第二竖板段(8.1.3);所述第二直角板段(8.1.1)压接在纵向龙骨(4)的顶部,并且第二直角板段(8.1.1)的两侧直角边分别贴设在纵向龙骨(4)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二折板段(8.1.2)呈L形,并且第二折板段(8.1.2)的竖边顶端与第二直角板段(8.1.1)一侧的直角边底端连接,第二折板段(8.1.2)的水平边位于纵向龙骨(4)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竖板段(8.1.3)连接在第二直角板段(8.1.1)另一侧的直角边底部;所述第二卡板(8.2)呈L形,且第二卡板(8.2)的竖边贴设在第二竖板段(8.1.3)的外侧面上,第二卡板(8.2)的水平边贴设在第二折板段(8.1.2)的水平边底部;所述下吊杆(2)的上端依次穿设在第二卡板(8.2)的水平边和第二折板段(8.1.2)的水平边中;所述第二连接螺栓(8.3)穿设在第二折板段(8.1.2)的竖边、第二竖板段(8.1.3)和第二卡板(8.2)的竖边中,将第二卡板(8.2)与第二挂板(8.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09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光蓄能发电综合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调风管清洁消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