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装配式跨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48941.8 | 申请日: | 202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6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章;樊东峰;杨作强;武东亚;程宏磊;肖贵成;王家彪;朱兆伟;陈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H02G1/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绍杰 |
| 地址: | 4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装配式 跨越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跨越设备,包括装配式支撑系统、装配式基础稳固系统和封网及承载系统,其中:装配式支撑系统包括两个跨越架主体,每个跨越架主体均包括前后相对布置的人字架;每个跨越架主体的两个人字架的顶端连接横梁;横梁的两端固定设有向上伸出的羊角架;装配式基础稳固系统包括装配式底架总成,人字架通过装配式底架总成与工作面连接;封网及承载系统包括主承载索、封顶网、挂网装置和拉网装置。本发明结合特高压线路跨越高速铁路情况,采用“人字型”跨越方式,该跨越方式不仅适用范围广,而且结构强度高,占地面积较小,提高了跨越施工效率和安全可靠性,而且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为安全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跨越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特高压工程建设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由于其输电距离远,区域跨度广,因此在工程线路施工中会经常遇到跨越铁路、公路、高压线路等情况,且呈现出跨越高度越来越高、次数越来越多、工况越来越复杂等特点。尤其是跨越高铁施工时,行车速度快、发车密度大、且高铁线采用全封闭、全立交设计,白天高铁运行期间禁止施工,只能在夜间天窗时段作业,作业时间短,安全性要求高,施工技术难度大。这对线路跨越施工作业方式、作业时限和施工安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国内架线跨越形式主要有搭设脚手架跨越、利用无跨越架承力索封网跨越、搭设专用跨越塔跨越、利用吊车悬挂横梁跨越和双立柱挂横担跨越等几种方式。
第一种,采用毛竹、杉木杆或钢管脚手架搭设的跨越架,也是一种比较简单而且经常使用的跨越施工方法,通常在跨越10kV、35kV等线路中使用,一般跨越高度不超过20米,跨越架间距不大于30米。
主要优点:单个构件短小轻便,易于安装和运输,搭设施工技术简便,成本较低,在小高差地形条件下,不受限制。主要缺点:搭设工作量大,花费时间比较长,施工费用比较高,且受地形和风荷载影响比较大,跨越高度受限。由于单根构件的抗弯和抗压能力均较小,且存在一定离散性,安全性差,占地面积大。
第二种,无跨越架承力索封网,即在被跨越物两侧的铁塔上利用高强度绝缘绳索作为承力绳索。在承力绳索上根据被跨越物的宽度铺设相应的保护索道,从而形成一条保护距离足够长的安全通道。
主要优点:受外界地形因素及高度影响小,设备重量轻,施工简便,成本低,对周围作业场地植被破坏少。主要缺点:适应跨越档距较小(300米以内),封顶网宽度小,承力索受力大,受风偏影响较大,安全性差。另外,当遇到交叉角较小时,会使封顶网、承载索张力激增,封网施工难度增加。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常用的跨越方式普遍搭设成本较高,周期较长,在进行特殊工况下的跨越作业时不能更好的满足现场施工需求。
因此,需要设计一款安装工序简单、结构强度高、占地面积小的新型跨越架来满足施工现场的施工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跨越设备 。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装配式跨越设备,包括装配式支撑系统、装配式基础稳固系统和封网及承载系统,其中:
装配式支撑系统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个跨越架主体,每个跨越架主体均包括前后相对布置的人字架;每个跨越架主体的两个人字架的顶端连接横梁,且横梁与人字架所在平面垂直;横梁的两端固定设有向上伸出的羊角架;
装配式基础稳固系统包括与每个人字架的下部两端分别对应的装配式底架总成,人字架通过装配式底架总成与工作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89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烟净化一体机
- 下一篇:多路串联式安全控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