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材料及耐高温喇叭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47953.9 | 申请日: | 202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5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承;刘茹;李凤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玖翔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101/12 | 分类号: | C08L101/12;C08L81/02;C08K7/14;C08K3/14;C08K3/22;C08K5/5435;H04R9/02;H04R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材料 喇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材料及耐高温喇叭,涉及扬声器的技术领域。耐高温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液晶聚合物70‑92份,聚亚芳基硫醚5‑20份,增韧纤维8‑14份,镍/铬混合粉末1‑3份,相容剂1‑4份;耐高温喇叭,包括采用上述耐高温材料制备的元件。本申请通过增韧纤维、镍/铬混合粉末和相容剂的配合,有助于提高耐高温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减少耐高温材料制备的喇叭发生损坏;还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耐高温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使得耐高温材料制备的喇叭可以耐受更高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高温材料及耐高温喇叭。
背景技术
喇叭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设备,驾驶员可以根据行驶情况,控制喇叭发出声音,对汽车周围的人员发出提示。喇叭包括外壳、磁缸、音膜和音圈等元件,磁缸、音膜和音圈等元件均安装在外壳内。在夏季,由于外界气温较高,汽车经受阳光的暴晒后,车内的温度很高,因此,为了减少喇叭受到高温的损坏,喇叭的外壳、磁缸、音膜和音圈等均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制成。
相关技术中,采用LCP合金材料制备喇叭的外壳。一种LCP合金材料由液晶聚酯、聚苯硫醚和助剂制成。聚苯硫醚增强了LCP合金材料的耐高温性能,采用上述LCP合金材料制备的喇叭可以耐受更高的温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颠簸,上述LCP合金材料的强度不够大,在遭受剧烈颠簸或震荡后,上述LCP合金材料制成的喇叭容易发生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LCP合金材料制备的喇叭发生损坏,本申请提供一种耐高温材料及耐高温喇叭。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耐高温材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温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液晶聚合物70-92份,聚亚芳基硫醚5-20份,增韧纤维8-14份,镍/铬混合粉末1-3份,相容剂1-4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聚亚芳基硫醚具有高度的耐热性,采用聚亚芳基硫醚与液晶聚合物作为原料,并添加了相容剂,使得聚亚芳基硫醚与液晶聚合物可以在熔融状态下形成耐高温材料。本申请还加入增韧纤维和镍/铬混合粉末,增韧纤维分散在耐高温材料内,有助于提高耐高温材料的拉伸强度;镍/铬混合粉末分散在耐高温材料内,有助于提高耐高温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由于增韧纤维和镍/铬混合粉末在熔融态树脂中的相容性较差,本申请的相容剂还有助于提高增韧纤维和镍/铬混合粉末与液晶混合物的相容性,使得增韧纤维和镍/铬混合粉末在耐高温材料中更加分散的均匀,有助于提高耐高温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
因此,本申请通过增韧纤维、镍/铬混合粉末和相容剂的配合,有助于提高耐高温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减少耐高温材料制备的喇叭发生损坏。
另外,镍/铬混合粉末还可以提高耐热性,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耐高温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使得耐高温材料制备的喇叭可以耐受更高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耐高温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液晶聚合物78-84份,聚亚芳基硫醚10-15份,增韧纤维10-12份,镍/铬混合粉末1.5-2.5份,相容剂2-3份。
发明人通过试验优化上述组分的配比,发明人发现,将耐高温材料组分的配比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有助于制备得到耐热性更好、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更高的耐高温材料。
优选的,所述耐高温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液晶聚合物81份,聚亚芳基硫醚12.5份,增韧纤维11份,镍/铬混合粉末2份,相容剂2.5份。
发明人通过多次试验优化上述组分的配比,发现在上述配比下制备的耐高温材料,不仅具有更强耐高温性能,而且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采用上述耐高温材料下制备的喇叭,可以承受更剧烈的颠簸,不易损坏,而且可以耐受更高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玖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玖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79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