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麻醉与生态冰温”相结合的海鱼活运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7827.3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5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悦珂;袁鹏翔;李子雯;王薪权;王佳琪;王浩天;屠泽豪;李嘉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麻醉 生态 相结合 海鱼 技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气体麻醉与生态冰温”相结合的海鱼活运技术,本发明将气体麻醉法与生态冰温法进行优势互补,开发出低成本、低耗能、无污染、高保活的“气体麻醉法与生态冰温法”相结合的海鱼活运复合技术,本发明海鱼活运复合技术减少鱼体入眠唤醒的时间,最大程度的延长从活鱼运输到餐桌的保鲜期,使得远海洋地区亦能吃到安全的鲜活海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鱼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麻醉与生态冰温”相结合的海鱼活运技术。
背景技术
海鱼活运存在着存活率低、难度大、运输后鲜度保存效果差等问题。目前,水产市场主要实施活鱼冷链运输的方式,部分商家为提高运输存活率、降低运输成本,往往向运输水体中添加麻醉剂、抗菌剂等化学药品,以降低鱼体的死亡率,有的甚至使用违禁药品,带来了极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运输中的应激反应是造成海鱼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鱼类的保活运输技术主要通过增氧、降温和麻醉来缓解应激反应,减少鱼体损伤和耗能,但这些方法仍然存在着保活率低、安全性低、成本高和效益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气体麻醉与生态冰温”相结合的海鱼活运技术,其可应用于各类海鱼的运输及水产品生物运输。
一种新型“气体麻醉与生态冰温”相结合的海鱼活运技术,其包括以下步骤:
1)捕捞后的海鱼置于海水中,室温条件下,采用间隔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使海鱼进入麻醉状态;
2)缓慢降温至海鱼的生态冰温;
3)生态冰温运输至目的地;
4)到达目的地后,室温下进行回温或注入氧气使其苏醒。
另一方面,本发明以东海大黄鱼为对象,研究其最佳的麻醉条件及生态冰温点,提供了一种具体的适合大黄鱼的“气体麻醉与生态冰温”相结合的活运技术,其包括以下步骤:
1)捕捞后的大黄鱼放入海水盐度为20‰的海水中,室温条件下每隔一分钟通一次二氧化碳气体,一次持续10s,重复此过程,直至大黄鱼进入麻醉状态;
2)缓慢降温至大黄鱼的生态冰温;
3)生态冰温运输至目的地;
4)到达目的地后,室温下进行回温或注入氧气使其苏醒。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麻醉程度为身体不运动,鳃盖正常呼吸。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二氧化碳的气体流量为2ppm/s。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降温速率为小于3℃/h,优选1-2℃/h。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生态冰温为-1.3-8℃,优选为8℃。
本发明将气体麻醉法与生态冰温法进行优势互补,开发出低成本、低耗能、无污染、高保活的“气体麻醉法与生态冰温法”相结合的海鱼活运复合技术,本发明海鱼活运复合技术减少鱼体入眠唤醒的时间,最大程度的延长从活鱼运输到餐桌的保鲜期,使得远海洋地区亦能吃到安全的鲜活海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汁液流失率对比图。
图2为实施例中pH值对比图。
图3为实施例中色差测定对比图。
图4为实施例中色差测定对比图。
图5为实施例中肌红蛋白变化图。
图6为实施例中弹性对比图。
图7为实施例中咀嚼性对比图。
图8为实施例中乳酸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7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