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二极管的沟槽栅碳化硅MOSFET器件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6671.7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8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川;丁嘉伟;杨瑞;李旭;李轩;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10 | 分类号: | H01L29/10;H01L29/66;H01L29/78;H01L2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二极管 沟槽 碳化硅 mosfet 器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二极管的沟槽栅碳化硅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器件结构包括:N+衬底、N型漂移区、P‑well区、横向N+源区、纵向倒L型N+源区、N型沟道层、P‑base区、栅介质、多晶硅栅、源极、漏极。本发明在沟槽栅碳化硅MOSFET器件结构的沟槽底部深P‑well区引入一个N型沟道层和纵向倒L型N+源区,利用N型沟道层和栅氧化层界面处存在的低势垒,集成了具有低导通压降的二极管,显著改善了器件第三象限性能,抑制了体二极管开通引起的双极退化问题。此外,碳化硅MOSFET器件正向导通时,沟槽底部深P‑well区的N型沟道区作为积累型沟道与P‑base区中反型层沟道并联,提高了器件正向导通电流能力,降低了器件导通电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集成二极管的沟槽型碳化硅MOSFET器件。
背景技术
碳化硅是一种化合物半导体,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之一,它拥有3倍于硅的禁带宽度,10倍于硅的临界击穿电场,并且还有电子饱和漂移速度高、热导率高等优点,这使得碳化硅器件在高压、大功率、高温电力电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碳化硅MOSFET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碳化硅功率器件。由于碳化硅MOSFET是单极型功率器件,没有少子存储效应,因此有更好的频率特性,再加上其低功耗和耐高温的优点,深受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领域的青睐。碳化硅MOSFET有两种典型栅极结构:平面栅和沟槽栅。由于沟槽栅器件没有JFET区,元胞面积小,因此有效提高了芯片集成度,大大降低了导通电阻,发展潜力巨大。
碳化硅MOSFET器件作为电源系统的核心器件,不仅需要优异的第一象限特性,而且也需要优异的第三象限性能。虽然碳化硅MOSFET器件内部存在寄生体二极管,可在第三象限工作时导通续流,但是开启电压高达2~3V,因此碳化硅MOSFET体二极管导通时会带来较大损耗。同时由于碳化硅外延层存在基平面位错(BPD),体二极管导通时电子和空穴复合所释放的能量将会导致堆垛层错在BPD处蔓延,从而产生双极退化现象,导致碳化硅MOSFET电学性能的退化,比如导通电阻增加,阻断状态下泄漏电流增大等,这给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带来了严峻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二极管的沟槽型碳化硅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沟槽底部深P-well区引入一个N型沟道层和纵向倒L型N+源区,通过降低二极管势垒高度,改善了器件第三象限性能,使其具有较低的开启电压和导通损耗,显著改善器件第三象限性能,抑制了体二极管开通引起的双极退化问题。同时,由于沟槽栅碳化硅MOSFET器件内部集成了低导通压降的二极管,去除了系统应用中碳化硅MOSFET器件需要外部反并联的肖特基二极管,节约了芯片面积,降低了成本。此外,碳化硅MOSFET器件正向导通时,沟槽底部深P-well区的N型沟道区作为积累型沟道与P-base区中反型层沟道并联,提高了器件正向导通电流能力,降低了器件导通电阻。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成二极管的沟槽栅碳化硅MOSFET器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66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