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5651.8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7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平;张淑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洋明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9 | 分类号: | B29C64/209;B29C64/295;B29C64/2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苑新民;丁杨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打印头 | ||
本申请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头,包括打印座、设置于打印座以对材料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以及设置于打印座以对材料进行熔化打印的打印机构;所述打印座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一侧的安装顶架以及设置于安装顶架的安装座,所述安装顶架设置有位于输送机构上方以供材料通过的进料导向座,所述安装座具有安装腔,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座的主动辊、转动连接于安装座的从动辊以及驱动主动辊和主动辊转动从而对材料进行输送的驱动组件,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均开设有供冷却液通过的流液通道,所述打印座设置有对流液通道输送冷却液的输液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打印头的散热效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3D打印机采用熔融沉积制造工艺,采用ABS、尼龙等热塑性材料,采用条状的热塑性材料进行供料。打印头设置有对材料进行加热融化的喷嘴以及一对转动连接于打印头且位于喷嘴上方以将材料输送至喷嘴的输送辊,两输送辊之间具有供材料通过的间隙且抵接于材料,喷嘴沿零件截面轮廓和填充轨迹运动,同时将熔化的材料挤出,材料迅速凝固,并与周围的材料凝结,从而形成所需要的结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现有3D打印机的打印头在实际工作中散热效果差,热量传递至输送辊,导致两输送辊之间的材料被熔化,部分被融化的材料容易粘附于输送辊,影响输送辊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打印头的散热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头。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机用打印头,包括打印座、设置于打印座以对材料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以及设置于打印座以对材料进行熔化打印的打印机构;所述打印座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一侧的安装顶架以及设置于安装顶架的安装座,所述安装顶架设置有位于输送机构上方以供材料通过的进料导向座,所述安装座具有安装腔,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座的主动辊、转动连接于安装座的从动辊以及驱动主动辊和主动辊转动从而对材料进行输送的驱动组件,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均开设有供冷却液通过的流液通道,所述打印座设置有对流液通道输送冷却液的输液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输液组件向主动辊和从动辊的流液通道通入冷却液,从而对主动辊和从动辊进行降温冷却,有效减少材料受热粘附于主动辊和从动辊外表面的可能,且有效减少材料在主动辊和从动辊处受热融化造成堵料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打印座还包括设置于基座以将安装顶架和安装座罩设的防护罩壳,所述输液组件包括供冷却液储放的冷却箱、第一液管以及第二液管,冷却箱安装于防护罩壳,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旋转接头,第一液管和第二液管均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第一液管的一端连接于冷却箱且另一端连接于主动辊一端的旋转接头,其中一根第二液管的一端连接于冷却箱且另一端连接于主动辊另一端的旋转接头,另一根第一液管的一端连接于冷却箱且另一端连接于从动辊一端的旋转接头,另一根第二液管的一端连接于冷却箱且另一端连接于从动辊另一端的旋转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防护罩壳,提高打印头工作的安全性,冷却箱的冷却液通过第一液管进入主动辊和从动辊的流液通道内,从而对主动辊和从动辊进行冷却降温,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通过第二液管排至冷却箱进行重复循环。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腔的主动轴、驱动主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同轴固定套设于主动轴的第一主动齿轮、同轴固定套设于主动辊且啮合于第一主动齿轮的第一从动齿轮、同轴固定套设于主动辊的第二主动齿轮以及同轴固定套设于从动辊且啮合于第二主动齿轮的第二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主动轴转动,通过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实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同步且朝相对方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洋明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洋明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5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地下水库监测模拟试验装置
- 下一篇:环境监控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