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学开关及一种发声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45360.9 | 申请日: | 202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0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丁松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声特美(苏州)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25/02;H04R2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科声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99 | 代理人: | 陈怡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学 开关 发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声学开关及一种发声装置,其中声学开关包括外壳,配置有容置腔;承接件,设置于容置腔内并与外壳相连,承接件将容置腔划分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分别与外界相连通;执行组件,活动设置于第一容置腔内,以具有靠近承接件方向移动至密封隔离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关闭位置、及远离承接件方向移动至连通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打开位置;以及,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二容置腔内并与执行组件相连接,以带动执行组件往复移动至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声学开关及一种发声装置,实现对声学通道的开关切换,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及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电转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声学开关及一种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声音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为了满足用户的声音需求,市面上的发声装置,特别是耳机、助听器、可发声的穿戴设备、可发声的电子产品等都在不断的提升自身性能。
目前,市场上存在有两类入耳式耳机,一类是耳机和耳道不形成密闭,佩戴时,耳道和外界依旧空气流通,不会引入堵耳效应,但是由于耳道和外界空气流通,低频声学通道一直存在,耳机的主动降噪效果会减弱或者依靠发声单元大大提高低频的灵敏度来增强主动降噪,这会对用户的耳膜造成极大的压力。
另一类是耳机和耳道形成密闭,佩戴时,会产生堵耳效应,通常为了减缓堵耳效应,耳机内会设置一个连接耳道内外的声学通路,但由于声学通路始终处于打开状态,这会对主动降噪的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声学开关及一种发声装置,对声学通道实现开关切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声学开关,包括:
外壳,配置有容置腔;
承接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承接件将所述容置腔划分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分别与外界相连通;
执行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以具有靠近所述承接件方向移动至密封隔离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关闭位置、及远离所述承接件方向移动至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打开位置;以及,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并与所述执行组件相连接,以带动所述执行组件往复移动至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源和相对所述驱动源可做往复运动的驱动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源包括第一磁体以及一个或多个环设于所述第一磁体外周的导磁件;
所述驱动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磁体外的线圈和连接在线圈和外壳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第一磁体的磁力线穿过所述线圈。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磁件包括导磁块和导磁碗,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导磁碗内,所述导磁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上,所述导磁碗与所述第一磁体和导磁块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线圈嵌设的间隙。
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内环部、外环部以及连接在所述内环部和外环部之间的弹臂部,所述内环部与所述线圈相连,所述外环部与所述外壳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执行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件相连的开关件,所述开关件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承接件的镂空部的径向宽度,所述执行组件移动至关闭位置时,所述开关件与所述承接件相抵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执行组件还包括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开关件相连,所述执行组件移动至打开位置,所述开关件通过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外壳相吸合;或者
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执行组件移动至打开位置,所述开关件与所述外壳上的第二磁体相吸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声特美(苏州)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声特美(苏州)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53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