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面单汇聚取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4857.9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9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周龙;卢志伟;徐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18 | 分类号: | G06F40/18;G06F40/174;G06F16/25;G06Q1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胡安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汇聚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面单汇聚取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方法包括:对获取的源数据表进行字段提取,并对字段进行清洗,得到目标字段数据;在检测到数据汇聚请求时,根据该数据汇聚请求对应导入文件和目标字段数据生成主表;接收单号生成请求,并从快递单号生成请求中获取快递基本数据;调用物流公司的下单接口,根据主表和快递基本数据进行下单,生成目标快递单号;生成与目标快递单号对应的目标图形码,并将目标图形码输入预设面单信息识别模型进行识别,得到目标面单图像的面单信息。本发明通过数据汇聚实现多平台取号,获取电子面单的面单信息,解决了客户方需要对接多方平台面单取号接口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面单汇聚取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物流及快递公司在接收用户的寄件单时,都需要快递员去现场手动填写运单号。快递员填写好运单号后,该寄件单才能够生效。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快递寄件,现有的运单号填写方式导致快递员的工作量较大,致使用户的寄件单可能无法及时处理,进而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快递单号是快递包裹的唯一标识符,用于快递公司、发件人以及收件人实时查询快件的相关信息。目前,业内的快递单号对快递公司而言只是一个查询数据库时的主键,快递单号上并未承载相关的快递信息,即使部分快递公司的快递单号上携带了相关的快递信息,但由于编码系统各成体系,无法实现全面的数据共享和多平台或者多承运商取号,取号过程复杂繁琐。因此如何提高取号效率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数据汇聚,实现了全面的数据共享和多平台或者多承运商取号,解决了取号过程复杂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电子面单汇聚取号方法,包括:获取源数据表,并对所述源数据表进行字段提取,得到所述源数据表中的字段;对所述字段进行清洗,得到所述源数据表中的目标字段数据;在检测到数据汇聚请求时,获取所述数据汇聚请求对应的导入文件,并根据所述导入文件和所述目标字段数据生成目标主表;接收快递单号生成请求,并从所述快递单号生成请求中获取快递基本数据;调用预设物流公司开放平台的下单接口,根据所述目标主表和所述快递基本数据进行取号,生成目标快递单号。
可选地,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检测到数据汇聚请求时,获取所述数据汇聚请求对应的导入文件,并根据所述导入文件和所述目标字段数据生成目标主表包括:在检测到数据汇聚请求时,获取该数据汇聚请求对应的导入文件;当所述导入文件不符合预设格式时,根据预设规则导入所述导入文件,得到目标文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和所述目标字段数据生成目标主表。
可选地,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快递单号生成请求,并从所述快递单号生成请求中获取快递基本数据包括:当检测到有快递单号生成请求时,提取所述快递单号生成请求中的请求参数;校验所述请求参数中的数据类型是否符合预设存储规则;当所述请求参数中的数据类型符合预设存储规则时,将所述请求参数作为关键词检索预设物流信息数据库,得到快递基本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调用预设物流公司开放平台的下单接口,根据所述目标主表和所述快递基本数据进行取号,生成目标快递单号包括:调用预设物流公司开放平台的下单接口,根据所述快递基本信息和所述目标主表,生成多段快递单号编码,其中,所述快递单号编码包括快递公司代号编码段、发件方地址编码段、收件方地址编码段、邮编版本编码段;将所述多段快递单号编码进行拼接,得到目标快递单号。
可选地,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多段快递单号编码进行拼接,得到目标快递单号之后,还包括:当下单失败或者获取对应的运单号失败时,查找是否存在与当前运单类型对应的已存储运单号;若存在与当前运单类型对应的已存储运单号,将所述已存储运单号返回给所述派单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4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