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构数据的存量资产监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3586.5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8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子航;周明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子航;周明升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02;H04L67/10;H04L67/1097;H04L67/55;G06F21/60;G06F16/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何忠仪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存量 资产 监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数据的存量资产监管系统,划分模块,用于将存量资产监管平台划分为多个层级和模块;存量资产监管平台,用于基于每个层级的标准和规范对被监管系统进行相应层级的业务监管;数据网闸,用于管理互联网端和专网端之间的数据交换,对所述互联网端和专网端进行数据访问控制;所述存量资产监管平台,包括资源层、数据交换层、数据层、支撑层、业务层、展现层、信息安全与访问控制模块、标准规范与管理模块。上述存量资产监管系统支持跨网络、跨系统、跨结构的存量资产信息集成和监管,通过数据网闸进行数据访问控制,确保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数据监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构数据的存量资产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土地、房产、在建工程等存量资产呈现分布广、分布散的特点,存量资产分布于较大范围的地理空间内,巡检、巡查等方法难以实现实时和全面覆盖,现场管理的有效性和效果难以得到监督和检查。现场管理现状参差不齐,资产形态上有点多有的少,有的简单有的复杂,管理方式上有的实现信息化管理,有点仍然是人工管理为主,具体管理系统架构、标准、内容等可能均不相同,监管单位(如政府监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企业总部等)迫切需要一种手段,实现土地、房产、在建工程等存量资产的集成集中监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构数据的存量资产监管系统,通过构建异构数据、异构环境、异构系统下的存量资产监管平台,提供了一种存量资产经营、管理、维护等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异构数据的存量资产监管系统,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将存量资产监管平台划分为多个层级和模块;
存量资产监管平台,用于基于每个层级的标准和规范对被监管系统进行相应层级的业务监管;
数据网闸,用于管理互联网端和专网端之间的数据交换,对所述互联网端和专网端进行数据访问控制;
所述存量资产监管平台,包括资源层、数据交换层、数据层、支撑层、业务层、展现层、信息安全与访问控制模块、标准规范与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资源层,用于支持本地部署和云部署,按服务器资源池、数据库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存储资源池架设;
所述数据交换层,用于提供存量资产数据上报方式,包括系统对接接口、在线信息填报、EXCEL上报;
所述数据层,用于建立关系型数据库,包括土地信息库、房产信息库、在建工程库、集体资产库、业务信息库、数据规则库;
所述支撑层,用于实现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以及标准管理、安全审计、数据接口功能;
所述业务层,用于实现业务监管;包括数据管理、资产地图、在建工程、集体资产、数据治理、监管专区、部门报表、查询统计、考核管理、展示大屏、监管大屏、掌上资产;
所述展示层,用于提供PC端访问,移动端访问以及大屏展示;
所述标准规范与管理模块,用于制定相关资产数据标准,保障整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搭建、对接、运维全流程性工作;建立各类必填字段和选填字段的存量资产监管数据标注;
所述信息安全及访问控制体系模块,用于存量资产监管方法和系统支持跨网络、跨系统、跨结构的存量资产信息集成和监管。
优选的,所述数据交换层与被监管系统连接;
所述被监管系统包括通过数据网闸进行数据交互的互联网端和专网端;
所述数据网闸,用于管理互联网端和专网端之间的数据交换,对所述互联网端和专网端进行数据访问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子航;周明升,未经周子航;周明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3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云储存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的锡青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