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式结构线圈的匝间绝缘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2879.1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7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邱银;邹晖;刘晓龙;李广生;单亚农;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F27/32 | 分类号: | H01F27/32;H01F41/04;H01F41/12;H01F7/06;G21B1/05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陈丽丽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结构 线圈 绝缘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板式结构线圈的匝间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匝间绝缘层包括第一类绝缘层(2-1)和第二类绝缘层(2-2),第一类绝缘层(2-1)位于两匝铜板之间,两匝铜板相邻的表面各结合连接一层第一类绝缘层(2-1);第二类绝缘层(2-2)位于两层第一类绝缘层(2-1)之间,第二类绝缘层(2-2)与第一类绝缘层(2-1)结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结构线圈的匝间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绝缘材料为不低于F级的绝缘浸胶玻璃毡布,厚度为0.5~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结构线圈的匝间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绝缘层材料为不低于F级的环氧玻璃坯布,厚度为0.1~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结构线圈的匝间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匝间绝缘层还包括第三类绝缘层(2-3),第三类绝缘层(2-3)位于两层第二类绝缘层(2-2)之间,第三类绝缘层(2-3)与第二类绝缘层(2-2)结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式结构线圈的匝间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类绝缘层(2-3)为不低于F级的绝缘浸胶玻璃毡布,厚度为0.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结构线圈的匝间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匝间绝缘层为3~5层。
7.一种板式结构线圈的制备方法,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结构线圈的匝间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对大尺寸铜板表面进行打磨;
步骤B:用酒精将铜板表面清洁干净,确保无划痕,无指纹等污迹;
步骤C:将清洁好的一匝铜板吊入压模工装内;
步骤D:在铜板上铺垫匝间绝缘层,匝间绝缘层包括第一类绝缘层(2-1)和第二类绝缘层(2-2);第一类绝缘层(2-1)位于两匝铜板之间,两匝铜板相邻的表面各结合连接一层第一类绝缘层(2-1);第二类绝缘层(2-2)位于两层第一类绝缘层(2-1)之间,第二类绝缘层(2-2)与第一类绝缘层(2-1)结合连接;
步骤E:将另一匝铜板放在铺垫好的匝间绝缘层上面,调整好压模工装内的所有铜板的位置,使它们对齐;
步骤F:重复上述步骤A至步骤E,直至将所有匝铜板放置完成;
步骤G:将压板放置到最后一匝铜板上面对铜板整体进行施压;
步骤H:将压模工装及工件整体放入烘炉中,进行加热保温;保温后,将压模工装及工件拉出到烘炉外面,对压板进行施压;
步骤I:将压模工装及工件再放入烘炉中,进行加热保温;保温后,工件冷却后出炉;
步骤J:工件冷却到室温后,拆除压板;将工件从压模工装内吊出,清理多余匝间绝缘,完成板式结构线圈的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板式结构线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匝间绝缘层还包括第三类绝缘层(2-3),第三类绝缘层(2-3)位于两层第二类绝缘层(2-2)之间,第三类绝缘层(2-3)与第二类绝缘层(2-2)结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板式结构线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匝间绝缘层为3层,第1层为第一类绝缘层(2-1),厚度为0.5~1mm的F级绝缘浸胶玻璃毡布;第2层为第二类绝缘层(2-2),厚度为0.1~0.3mm的F级环氧玻璃坯布;第3层为第一类绝缘层(2-1),厚度为0.5~1mm的F级绝缘浸胶玻璃毡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28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池更换装置
- 下一篇:电池托盘搅拌摩擦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