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电端设备的检测电路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2624.5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4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飞音时代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捷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1 | 代理人: | 安利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电端 设备 检测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受电端设备的检测电路和方法,所述电路包括:主控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控制电路电连接的供电设备识别电路;与所述供电设备识别电路电连接的电压采集电路;其中,所述主控控制电路控制所述供电设备识别电路的供电电压为供电状态时,通过所述电压采集电路采集所述供电设备识别电路的目标测点的电压,得到检测结果,并将所述检测结果发送至与所述电压采集电路电连接的管理芯片,由所述管理芯片对受电端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可实时检测受电端设备PD的功耗,可方便地控制管理PD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太网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受电端设备的检测电路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需要提供网络服务的终端越来越丰富,使用传统强电的方式为多种多样的智能终端供电变得越来越困难,以太网供电(PoweroverEthernet,简称PoE)技术的普及,正逐一解决各类智能终端的供电问题。目前PoE技术已经从传统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简称WLAN)、网络监控、IP电话等应用场景延伸到新零售、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智慧城市等多种场景被广泛应用,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供电稳定、运维效率高等特点。
PoE技术在现有的以太网布线结构不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为基于IP的终端(如IP电话、无线AP、网络监控等)传输数据信号和提供直流供电,并保持了与现存以太网和用户的兼容性。这样不必在施工环境增加开槽、铺管、穿线、调试、墙体和地面美化等工序,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
但是,目前PSE(PowerSourcingEquipment,供电设备)技术的协议芯片进行协议,普遍成本较高、外围电路复杂,且控制检测、控制方式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电端设备的检测电路和方法。电路结构简单,便于印制电路板PCB的布局,电路的成本低,实现可实时检测受电端设备PD的功耗,可方便地控制管理PD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以下方案:
一种受电端设备的检测电路,包括:
主控控制电路;
与所述主控控制电路电连接的供电设备识别电路;
与所述供电设备识别电路电连接的电压采集电路;
其中,所述主控控制电路控制所述供电设备识别电路的供电电压为供电状态时,通过所述电压采集电路采集所述供电设备识别电路的目标测点的电压,得到检测结果,并将所述检测结果发送至与所述电压采集电路电连接的管理芯片,由所述管理芯片对受电端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可选的,所述主控控制电路包括:
主控芯片;
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的第一电阻;
基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电连接的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设备识别电路电连接;
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的第二电阻;
其中,当所述主控芯片发送高电平时,所述第一三极管处于饱和工作状态,通过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向所述供电设备识别电路提供低电平的供电电压;
当所述主控芯片发送低电平时,所述第一三极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通过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停止控制所述供电设备识别电路中的开关电路。
可选的,所述供电设备识别电路包括:
受电端设备连接电路;
与所述受电端设备连接电路电连接的第二三极管;
与所述受电端设备连接电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电连接的开关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飞音时代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飞音时代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2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