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制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1983.9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7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卜莉敏;王云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凛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08 | 分类号: | B28C5/08;B28C7/06;B28C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制浆系统,该建筑制浆系统包括:包括移动行吊、叉车、拆袋机、螺旋送粉机、盘式搅拌机、第一出浆管、第二出浆管、滑动底座、软管泵和吊架;第一出浆管的输入端与盘式搅拌机的出浆口连通,第一出浆管的输出端与软管泵的输入端连通;第一出浆管的下方安装有滑动底座;第二出浆管的输入端与软管泵的输出端连通;吊架包括底座、架体、电机以及绳索,架体及电机分别与底座连接,绳索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绳索的另一端活动设置于架体的末端并与第二出浆管的输出端连接。上述建筑制浆系统,可以实现无尘作业,提供一个干净舒心的工作环境,第一出浆管移动过程与底面不接触,减少浆管磨损,延长浆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制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制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械制浆的时代到来,逐渐取代人工制浆。在目前的建筑制浆系统中,通过建筑制浆系统的各种设备的协调作业,如制浆设备、输浆设备以及浇筑设备的协调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制浆效率,为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传统的建筑制浆系统还是较大的依赖于人工作业,需要人工上粉、人工运浆、人工扛管浇筑,工人体能消耗严重,现场暴力拆袋,灰尘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施工效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制浆系统。
一种建筑制浆系统,包括移动行吊、叉车、拆袋机、螺旋送粉机、盘式搅拌机、第一出浆管、第二出浆管、滑动底座、软管泵和吊架;
所述移动行吊位于N+2楼层,所述叉车及所述拆袋机位于N+1楼层,所述螺旋送粉机、所述盘式搅拌机、所述第一出浆管、所述第二出浆管、所述滑动底座、所述软管泵和所述吊架分别位于N楼层;
所述移动行吊横跨在所述N+2楼层的传送口上,
所述叉车及所述拆袋机分别邻近所述N+1楼层的传送口,所述叉车用于将装有粉料的吨袋运送至所述移动行吊的下方,所述移动行吊用于将所述吨袋吊起并运送到所述拆袋机中,所述拆袋机用于将所述吨袋拆开并通过料管密封地将粉料传送至所述螺旋送粉机上;
所述螺旋送粉机位于所述N+2楼层的传送口的下方,所述螺旋送粉机用于将粉料均匀地输送至所述盘式搅拌机;
所述盘式搅拌机的进料口与所述螺旋送粉机的出料口对应,所述盘式搅拌机用于接收所述螺旋送粉机输送的粉料并加入液体小料后进行搅拌;
所述第一出浆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盘式搅拌机的出浆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浆管的输出端与所述软管泵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第一出浆管的下方安装有所述滑动底座;
所述第二出浆管的输入端与所述软管泵的输出端连通;
所述吊架包括底座、架体、电机以及绳索,所述架体及所述电机分别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绳索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架体的末端并与所述第二出浆管的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包括上架管及下架管,所述下架管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上架管与所述下架管活动轴承配合连接,所述绳索活动安装在所述上架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管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底座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滑动底座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浆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滑动底座依次间隔均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浆管为多段等长管通过快速接头连接而成,每一段所述等长管对应设置有一所述滑动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凛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凛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1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石油采集用初步预过滤用管道下置筛网
- 下一篇:磨边轮自动激光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