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装置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41457.2 | 申请日: | 202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6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粟平;席克瑞;林柏全;蒋慧慧;王逸;李傲文;陈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装置 及其 驱动 电路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流控装置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单元,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第一控制信号端、第二控制信号端和信号端子,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第一模块电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和第二模块,第二模块电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端,第三模块电连接信号输出端、第二控制信号端和信号端子;第一控制信号端用于控制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导通或关闭,第二控制信号端用于控制第三模块导通或关闭,以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第一信号或信号端子的第二信号。搭建新的驱动电路,通过向信号输出端施加满足需求的驱动信号,以实现对于微流控装置中液滴的驱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流控装置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微流控(Micro Fluidics)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能够精确操控液滴移动,实现液滴的融合、分离等操作,完成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是一种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技术。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凭借其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所需样品及试剂量少,可实现液滴单独、精准操控,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易于和其他器件集成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微流控装置一般包括控制电路和驱动电极,控制电路用于给驱动电极提供电压,使得相邻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电场,液滴在电场的驱动作用下移动。
现有技术中,有源驱动芯片能输出的驱动电压和能驱动液滴移动的电压相差较大,一般能够驱动液滴移动的电压需在40V以上,远超显示屏的液晶驱动电压,因此无法用显示屏驱动芯片来驱动微流控的TFT阵列,所以现有有源驱动芯片存在驱动电压不足的问题。
因此,如何改进微流控装置以实现大批量样品检测、反应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装置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用以解决微流控驱动不足以提供驱动液滴移动所需电压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流控装置的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第一控制信号端、第二控制信号端和信号端子,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模块,所述第二模块至少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三模块至少电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和所述信号端子;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导通或关闭,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模块导通或关闭,以控制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第一信号或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流控装置,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个驱动电极;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
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且靠近所述第一绝缘层侧;
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且用于容纳液滴;
其中,所述驱动电极电连接如所述的驱动电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流控装置的驱动方法,用于所述的微流控装置;
驱动电路包括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信号输出端、第一信号输入端和信号端子,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第一信号或信号端子的第二信号;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第一驱动阶段和第二驱动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14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