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鳞裂腹鱼规模化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0259.4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1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飞;邓育林;冷云;张德选;左鹏翔;申一洲;雷春;祖学鹏;王畴;王建波;李明辉;赵利刚;王丽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3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鳞裂腹鱼 规模化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鳞裂腹鱼规模化养殖方法,包括乌仔培育阶段、夏花培育阶段、稚鱼培育阶段、幼鱼培育一阶段幼鱼培育二阶段、一龄鱼培育阶段和成鱼培育阶段,各阶段使用不同的饵料进行喂养,生物饵料和配合饲料的搭配投喂,兼顾各个养殖阶段的生活习性和病害预防,适合细鳞裂腹鱼的规模化养殖,有利于细鳞裂腹鱼的保护和开发;并且各阶段饵料营养均衡,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存活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鳞裂腹鱼规模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细鳞裂腹鱼,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属,分布于金沙江,为金沙江名贵鱼类之一。生长缓慢,繁殖力低。近些年来,由于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各种不合理捕捞手段频繁使用,裂腹鱼的天然资源量锐减。
目前,细鳞裂腹鱼已实现人工繁育,但并兼顾到细鳞裂腹鱼各个养殖阶段的生活习性和病害预防,无法保证细鳞裂腹鱼的存活率。
在中国CN106376500B中,公开了一种雅砻江细鳞裂腹鱼人工增殖放流方法,该方法介绍了亲鱼选择、催产药物注射、人工授精、受精卵孵化、仔鱼培育、稚鱼培育和运输放流七个步骤。但该方法养成稚鱼后就放流,无法实现规模化成鱼养殖。并且,稚鱼放流后,稚鱼仍然会面临感染鱼病、自然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成鱼数量增长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鳞裂腹鱼规模化养殖方法,各养殖阶段饵料逐渐更换,各阶段饵料营养均衡,使细鳞裂腹鱼生长快、抗病力强、存活率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鳞裂腹鱼规模化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乌仔培育阶段:将人工繁殖的细鳞裂腹鱼水花平游后转移至鱼苗缸,密度为25000-35000尾/立方米,保持进水,缸内水每天交换两至三次;以消毒后的轮虫为开口饲料进行喂料,早晚各一次;鱼苗在鱼苗缸中培育时,进食期间停止进水,进食结束后半小时打开进水;间隔两天采用虹吸方式进行一次排污;每周用0.3ppm的二溴海因消毒一次,培育7天;
夏花培育阶段:用丰年虫或消毒后的枝角类投喂乌仔培育阶段中培育的细鳞裂腹鱼乌仔,早晚各一次,培育15天;
稚鱼培育阶段:将夏花培育阶段培育的细鳞裂腹鱼夏花通过虹吸转移的方式转移至室外池塘中,密度为250-750尾/立方米,在池塘两端吊挂喂食盘,喂食盘中盛放粉状配合饲料团,同时用丰年虫或消毒后的枝角类进行投喂,早晚各一次,培育7天;细鳞裂腹鱼夏花转移1天后用聚维酮碘消毒一次;所述粉状配合饲料团的营养成分为粗蛋白≥45.0%、粗脂肪≥3.0%、粗纤维≤1.5%、赖氨酸≥2.4%;
幼鱼培育一阶段:将消毒后的水蚯蚓搅碎后进行投喂,同时投喂粉状配合饲料团,早晚各一次,培育30天;每15天用强氯精消毒一次;
幼鱼培育二阶段:投喂1.0mm粒径的漂浮性配合饲料,早晚各一次,培育 60天;所述1.0mm粒径的漂浮性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为粗蛋白≥36.0%、粗脂肪≥6.0%、赖氨酸≥2.0%、粗纤维≤6%;
一龄鱼培育阶段:分塘培育,密度为125尾/立方米,投喂粒径为1.5mm的漂浮性配合饲料,早晚各一次,培育240天;在此期间,进行肥水,可见度为 30cm,每15天泼洒一次小瓜敌杀、青蒿末;所述1.5mm粒径的漂浮性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为粗蛋白≥34.0%、粗脂肪≥5.0%、粗纤维≤8%、赖氨酸≥1.8%;
成鱼培育阶段:投喂2.0mm粒径的漂浮性配合饲料,早晚各一次,培育360 天,所述2.0mm粒径的漂浮性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为粗蛋白≥31.0%、粗脂肪≥ 5.0%、粗纤维≤10%、赖氨酸≥1.6%。
进一步地,在幼鱼培育二阶段,若鱼苗感染车轮虫和/或斜管虫病,则连续泼洒3天1~1.5ppm的铜铁合剂进行治疗;
在成鱼培育阶段,若鱼苗感染锚头蚤,则泼洒3次0.35ppm的敌百虫,间隔一天用药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02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