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件成形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40081.3 | 申请日: | 202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7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庄志宇;陈彦儒;黄彦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关宇辰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件成形方法,其包括:提供一待成形件和一模具;以该模具的一冲头和一模穴加压该待成形件,使该待成形件形成一第一弧角,该第一弧角一端连接一底部,另一端连接一侧壁;以及以该模具的一推料块推挤该侧壁的一端面,使受到该冲头和该模穴或该推料块和该模穴拘束的该第一弧角和/或该侧壁的至少局部材料塑性变形,同时形成一外凸尖角和一邻接该外凸尖角一端的第二弧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冲压成形技术,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壳件成形方法及其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3C产品市场的快速成长,笔记型电脑或手机等3C产品除了性能之外,产品外型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由于金属本身单价较高,成形工艺相对复杂,具金属壳件的3C产品俨然成为高级品的象征。跟随3C产品的趋势,金属壳件的厚度愈来愈薄、造型线条则讲求锐利的时尚感,此趋势已对金属壳件的成形带来相当大的挑战。
在现有金属壳件的加工方式中,以冲压引伸(Drawing)技术的成形成本最低、成形速度最快,但进行引伸加工时,金属板件在形成圆角时,板件因冲头与模穴的挤压而弯曲,圆角处的材料靠近模穴的一侧受到相当大的拉应力,造成圆角处材料厚度变薄,容易造成如下缺陷:当圆角的半径过小时,容易于成形过程中在圆角处破裂,这点限制了圆角的半径,难以成形锐利的角度;壳件圆角处的刚性变差;以及造成圆角的尺寸误差。
如何对金属壳件制造提供一冲压成形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此技术领域人士所关心的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件成形方法及其成形模具,能以冲压技术成形具有尖角的金属壳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件成形方法及其成形模具,能避免冲压成形时金属壳件的弧角处材料厚度变薄而破裂。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件成形方法及其成形模具,能借由冲压技术成形具材料厚度均匀性的金属壳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件成形方法及其成形模具,可以冲压技术成形具弧角尺寸精度的金属壳件。
依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件成形方法,其步骤包括:提供一待成形件和一模具;以该模具的一冲头和一模穴加压该待成形件,使该待成形件形成一第一弧角,该第一弧角一端连接一底部,另一端连接一侧壁;以及以该模具的一推料块推挤该侧壁的一端面,使受到该冲头和该模穴或该推料块和该模穴拘束的该第一弧角和/或该侧壁的至少局部材料塑性变形,同时形成一外凸尖角和一邻接该外凸尖角一端的第二弧角,以形成一壳件。
于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外凸尖角的另一端邻接该侧壁。
于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壳件具有一厚度t2,该第二弧角具有一半径R2,该厚度t2与该半径R2存在以下关系:t2≤R2≤2t2。
于一种实施方式中,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壳件成形方法,其中该待成形件为一板材,该板材为一纤维金属层板(Fiber metal laminate, FML)。
于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待成形件为一壳件初胚,该壳件初胚包含一弯角。
于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弯角为一第三弧角或一斜角。
于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模具另包含一下模以及一侧模块,该下模与该侧模块组立而形成该模具的模穴,该待成形件于该模穴内受该冲头挤压而于该下模与该侧模块的邻接处形成该第一弧角。
于一种实施方式中,于该推料块推挤该侧壁的端面的步骤中,该冲头持续压抵该待成形件的底部,该推料块向下推挤该侧壁的端面,使该第一弧角和/或该侧壁的至少局部材料塑性变形而形成该外凸尖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00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极板及用于燃料电池的双极板制备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