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基短弧光学测轨数据的关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39197.5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6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岸毅;沈红新;呼延宗泊;张天骄;马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C21/24 | 分类号: | G01C2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敏强 |
地址: | 710043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基短 弧光 学测轨 数据 关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基短弧光学测轨数据的关联方法,首先利用低轨卫星对同步轨道带进行长时间光学观测,得到一系列没有目标轨道对应信息的原始测轨弧段即观测弧段,从而得到方位角、俯仰角随时间的变化率;然后对任意观测弧段两两之间进行相位差关联验证,判断两个弧段是否对应同一目标轨道,存储所有通过验证的若干组两弧段组合;对经过筛选后剩余的两弧段组合,进行基于角度变化率的验证,存储所有通过验证的若干组两弧段组合;最后对筛选后剩余的两弧段组合,再次进行关联验证,通过验证的三弧段组合就表示这三个观测弧段对应同步轨道上的同一个目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关联方法计算量较大,且关联效率和准确率不能兼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天导航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基短弧光学测轨数据的关联方法。
背景技术
空间目标的观测编目是空间态势监视和碰撞预警的重要基础。与地基光学、雷达探测相比,天基探测可以避免大气等因素的干扰,有效提高探测精度。但由于观测器所在轨道与目标轨道相对速度较大,单一观测弧段时长很短,很难直接确定出目标的轨道,一般需要累积多圈观测数据。此时就存在观测数据的关联和匹配问题,需要将属于同一目标的观测数据识别出来。现有的方法多数集中在观测数据两两之间的关联匹配,且需要较大的计算量,关联效率和准确率不能兼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基短弧光学测轨数据的关联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关联方法计算量较大,且关联效率和准确率不能兼顾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基短弧光学测轨数据的关联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利用低轨卫星对同步轨道带进行长时间光学观测,得到一系列没有目标轨道对应信息的原始测轨弧段,也称观测弧段。每个观测弧段数据包括若干组目标在低轨观测星视场中的方位角、俯仰角信息以及时刻。采用二次多项式分别拟合每个观测弧段中方位角、俯仰角关于时间的函数式,从而得到方位角、俯仰角随时间的变化率;
步骤2、利用第一步获得的数据,对任意观测弧段两两之间进行相位差关联验证,判断两个弧段是否对应同一目标轨道。存储所有通过验证的若干组两弧段组合;
步骤3、对经过步骤2筛选后剩余的两弧段组合,进行基于角度变化率的验证,存储所有通过验证的若干组两弧段组合;;
步骤4、对经过步骤3筛选后剩余的两弧段组合,找出两两之间存在公共弧段的组合,再次进行关联验证,将通过验证的数据存储为若干组三弧段组合;每组通过验证的三弧段组合就表示这三个观测弧段对应同步轨道上的同一个目标。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具体如下:
步骤1.1、已知通过低轨光学卫星上安装的天基观测设备,对同步轨道带的观测获得了若干不同时刻对不同目标的天基测角数据{Mi},i=1,2…N,其中,N为观测弧段的个数,ni为第i个弧段的数据行数,下标k表示弧段中的第k行数据,{tk}为观测时刻,{αk}为方位角,{δk}为俯仰角,为每行数据时刻对应的天基观测设备位置和速度矢量,N为观测弧段总个数;
步骤1.2、对每个弧段,设方位角α和俯仰角δ对时间的函数分别为
其中a0,a1,a2,d0,d1,d2为待定系数;
系数拟合的初值取为
由于α(t)对a0,a1,a2的偏导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未经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91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皮分析物传感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日志快速匹配范化策略的方法及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