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测量浆液不同深度位置密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33275.0 | 申请日: | 202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5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飞祥;曾垂刚;周洋;张兵;杨振兴;周建军;李凤远;吕乾乾;张继超;王利明;赵海雷;翟乾智;王发民;黄志肃;黄奕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 主分类号: | G01N9/36 | 分类号: | G01N9/36;G01N9/26 |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李伟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测量 浆液 不同 深度 位置 密度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测量浆液不同深度位置密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测量机构和固定台;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连接固定件,控制横杆的长度,便于将测量杆置于待测浆液处,同时也便于固定台安放在适当位置;通过连接固定件和可以调节测量杆底部水压力传感器测量不同深度的浆液密度,通过在测量杆标注刻度,可以准确测量特定深度位置浆液密度;该装置可以测量浆液表层至底部任意位置浆液密度,便于绘制浆液密度自上而下分布特征,用于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浆液性能;通过对该装置进行智能升级,测量杆可经远程控制自由升降,数据自动采集,数据实时传输至智能终端,数据快速处理,易于实现浆液密度智能化采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测量浆液不同深度位置密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泥浆广泛应用盾构隧道、桩基、钻探等工程施工领域,这得益于其在携碴、保持开挖土体稳定、降低开挖刀具温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工程中常用的泥浆一般是黏土、膨润土、水、添加剂等多种物质混合制备的浆液,为了满足工程需求,一般要求泥浆浆液性能指标必须满足特定标准。
常用的泥浆性能评价指标包括黏度、比重、含砂率等,其中,比重可根据同体积泥浆浆液与水的质量比确定,然而,由于受到泥浆浆液黏度、黏土颗粒自重等作用影响,泥浆浆液存在上下层密度分布不均现象,采用常用的泥浆浆液密度测量装置取样测量效率不高,且测量结果代表性差,不能很好的评价泥浆性能,因此,亟需提出一种便于测量浆液不同深度位置密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测量浆液不同深度位置密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便于测量浆液不同深度位置密度装置,包括测量机构和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包括套管、底部台座、立杆、第二套杆、模块安装平台、第二连接固定件、第三连接固定件和横杆,所述固定台上表面中间固定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上端固定安装有模块安装平台,所述立杆上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远离所述立杆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固定件,所述第二套杆和所述第三连接固定件中心活动插设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所述立杆一端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固定件;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第一套杆、测量杆、第一连接固定件、水压力传感器、传感器采集及读数显示模块和电缆线,所述套管和所述第二连接固定件中心活动插设有第一套杆,所述第一套杆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固定件,所述第一套杆和所述第一连接固定件中心活动插设有测量杆,所述测量杆下端固定安装有水压力传感器;所述水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有电缆线,所述电缆线远离所述水压力传感器一端固定连接有传感器采集及读数显示模块,所述传感器采集及读数显示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块安装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固定件、所述第二连接固定件和所述第三连接固定件均由螺栓和套筒组成,所述螺栓从所述套筒侧面通过螺纹插设在所述套筒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杆、所述测量杆和所述横杆外侧标有刻度。
一种便于测量浆液不同深度位置密度装置使用方法,采用上述一种便于测量浆液不同深度位置密度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需求确定固定台位置,通过第三连接固定件延伸横杆至一定长度并固定,通过第二连接固定件将第一套杆固定在套管上,将传感器采集及读数显示模块安装于模块安装平台上;
步骤S2:通过调节第一连接固定件,使测量杆下端的水压力传感器与浆液表面接触,并记录位于横杆下侧的第一套杆、测量杆和水压力传感器初始长度h0,通过传感器采集及读数显示模块读取此时压力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32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