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向叠合板加工用端面覆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31003.7 | 申请日: | 202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4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兵;陈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绿能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B05C11/10;B05C9/10;B08B1/00;B08B1/02;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4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向 叠合 工用 端面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叠合板加工用端面覆胶装置,包括输送台,输送台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胶水放置箱,输送台顶端滑动连接有输送盒,输送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抽盒,输送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相邻一端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本发明一种单向叠合板加工用端面覆胶装置,通过设置了输送盒、液压缸和抽盒的配合,液压缸运行能够带动放置在输送盒上的单向叠合板同时移动,在覆胶结束后还可直接抽动抽盒进行快速下料,解决了手动上下料较为费力的问题,再通过设置的夹板、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的配合,使得板材能够稳定的被夹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单向叠合板加工用端面覆胶装置。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的组成部分是现浇混凝土层,其厚度因楼板的跨度大小而异,但至少应与预制薄板的厚度相等。随着跨度的增大,往往在现浇混凝土层内填以膨胀聚苯乙烯板;膨胀聚苯乙烯板铺在预制薄板韵上都,形成一个籍黪断面,以减轻现浇混凝土的重量并可作为叠合楼板的保温隔音层叠合板一般是四边支承,根据其受力特点和支承情况,又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在生产单向叠合板时需要对其端面进行覆胶。
但现有的一种单向叠合板加工用端面覆胶装置结构不太完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1、在对单向叠合板覆胶时需要将板材进行竖立后才能在端面进行操作,由于叠合板的长度不一,对较长的叠合板手动进行覆胶比较费力且手动覆胶无法保证覆上的胶水保持平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叠合板在生产中难免会沾染许多粉尘与杂质,若直接覆胶不对其端面进行清理会导致覆上的胶面不固定,影响后续的生产,若手动进行清理,工作量过大,不利于长期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叠合板加工用端面覆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手动覆胶较为困难和咋覆胶前需要先清理端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向叠合板加工用端面覆胶装置,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胶水放置箱,所述输送台顶端滑动连接有输送盒,所述输送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抽盒,所述输送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相邻一端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相邻的一端活动贯穿有活动柱,两个所述活动柱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两个所述第一压板相邻一端的中部均固定设有活动腔,两个所述活动腔的中部均活动设有挤压气囊,两个所述挤压气囊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棒,相邻的一组挤压棒的外壁均与相邻的活动腔的两端活动贯穿;所述胶水放置箱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刷板,所述胶水放置箱的一端固定设有延长块,所述延长块的底端与L形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两个所述连接弹簧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支撑杆相邻一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两个所述固定轴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辊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台的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输送盒的底端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输送台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输送盒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辊轮的位置与胶水放置箱的出料口相对应,所述胶水放置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压板相邻一端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相邻的一组拉伸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多个所述拉伸弹簧的长度均大于相邻的活动腔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刷板的底端固定设有多个刷毛,多个所述刷毛均为平均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台的外壁固定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液压缸通过设置的控制按钮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绿能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绿能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1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讯号切换方法及电源供应方法
- 下一篇:旋转偏心调整固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