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29604.4 | 申请日: | 202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3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誉琳;张国锋;黄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宝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3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提取 保存 一体化 检测 及其 应用 方法 | ||
1.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包括管体(1)、上盖(2)、下盖(3)、检测试剂卡条(4)以及橡胶密封垫(5),所述管体(1)的上端安装所述上盖(2),所述管体(1)的下端安装所述下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3)的中心处设有顶针结构,所述管体(1)的外部设有一凸起于圆形管壁的平台(1.4),所述平台(1.4)上设有追溯性信息;
所述管体(1)的内部平行管壁设有一对背向相互隔离的腔体结构,为第一腔体(1.5)和第二腔体(1.6),所述第一腔体(1.5)的上端口封闭,所述第一腔体(1.5)的下端口设有锥形导向槽,所述第一腔体(1.5)用于从下端口由下往上装入检测试剂卡条(4);所述第二腔体(1.6)的下端口封闭,所述第二腔体(1.6)的上端口为开口,所述第二腔体(1.6)用于从上端口由上往下装入试剂液体;
所述第一腔体(1.5)和第二腔体(1.6)的腔体结构,在其上方位置,通过所述第一腔体(1.5)和第二腔体(1.6)的结合沿面,与管体(1)的内壁通过注塑熔接或密封件过盈配合,与管体(1)的内壁形成密封结构(1.6.3),同时使得所述第一腔体(1.5)和第二腔体(1.6)的腔体结构在管体(1)内固定,且第二腔体(1.6)在管体(1)内居中设置;
所述下盖(3)的顶针结构的顶部设有穿刺装置,所述顶针结构的表面设有导流槽,所述顶针结构的中部为台体,所述顶针结构的底部为支撑台,所述顶针结构还套有所述橡胶密封垫(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上端开口处的外壁为锁附装置,所述上盖(2)通过锁附装置与所述管体(1)的上端进行锁附,所述管体(1)的下端的开口处的外壁上设有两道上下平行相邻的沿外管环壁呈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凸沿,所述凸沿的上方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鞘体(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为蒙盖结构,其内壁设有锁附装置,其内部还设有一衬舌结构(2.1),用于伸入所述管体(1)的内部,与管体(1)的内壁形成过盈配合实现密封效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3)为蒙盖结构,所述下盖(3)的盖口内侧设有沿环壁呈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凸沿,所述下盖(3)的盖口的边缘处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槽(3.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5)还可以设置为多个间隔的腔体,以围绕第二腔体(1.6)外周的方式排布,用于安装多个检测试剂卡条(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1.6)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凸出结构(1.6.1),所述第二腔体(1.6)的下端口的封闭处为一隔膜(1.6.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剂卡条(4)为侧向层析试剂条,检测试剂卡条(4)的尺寸大小外形与第一腔体(1.5)的空间匹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密封垫(5)的上部开口处设有一凸状圈型件(5.1),所述橡胶密封垫(5)的外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圈型密封部件(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宝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宝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96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