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究紊流对鱼卵胚体发育过程影响的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28934.1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1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炳;杨威;王丽;张鹏;杨胜发;李文杰;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A01K63/00;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远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8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究 紊流 鱼卵 发育 过程 影响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紊流对鱼卵胚体发育过程影响的试验方法,将鱼卵置于人工水体环境中,控制水体流动使得鱼卵处于漂流状态并进行孵化,其特征在于,鱼卵孵化过程中,控制水体温度为适宜温度和/或控制水体含氧量为适宜含氧量和/或控制水体流速为适宜流速,并控制水体处于不同的紊动程度大小,观察并记录鱼卵在水体中的运动和孵化情况,获得对鱼卵孵化最佳的紊动程度。本发明能够更好地研究水流紊动程度对漂流性鱼卵胚体发育过程的影响作用,以更好地反哺鱼卵人工孵化领域,提高鱼卵孵化质量和孵化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卵孵化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究紊流对鱼卵胚体发育过程影响的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漂流性鱼卵是指密度与水相近、无黏性、彼此分离、产出授精后随水漂流状态下完成孵化的鱼卵,如青鱼、草鱼、鲢、鳙等所产的卵。鱼卵的孵化过程对鱼类繁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直接影响着仔鱼的数量和健康状况,也影响着鱼类的资源量和物种生存情况。漂流性鱼卵从受精卵发育至具备游泳能力的幼鱼,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小时的随水迁移,此距离在长江上游这类天然水体中可达几百公里。故对漂流性鱼卵孵化的研究,不仅仅对于鱼类养殖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河流鱼类资源恢复同样意义重大。
目前,漂流性鱼卵人工孵化方式主要有孵化桶孵化、孵化环道孵化。孵化桶大小不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制使用,一般是采用从底部向上冲水的方式使鱼卵在水中不断翻滚孵化,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桶内水流流向混乱,无法确定其紊流情况。现有的漂流性鱼卵在人工孵化过程中,在控制使鱼卵处于漂流状态后,通常通过控制水温、含氧量和流速使其更有利于孵化。例如CN111670844A公开的一种漂流性鱼卵孵化装置,CN210746713U公开的一种漂流性鱼卵孵化装置,均是类似上述的技术,即采用一个容置体,通过加水或者通气并控制其内部造成旋流,然后控制鱼卵在水流中孵化。这种方式存在对水流控制程度较低,孵化效果不好的缺陷。因为天然河流中大多数水流为紊流,故鱼卵孵化发育,除了水温、流速和含量量之外,还会和水流紊流、紊动程度有关,紊动程度的不同必然导致胚胎发育情况产生差异。
故为了更好地研究水流条件对漂流性鱼卵胚体发育过程的影响,需要探明研究水流紊动程度对鱼卵胚胎发育的作用,以更好地反哺鱼卵人工孵化领域,提高鱼卵孵化质量和孵化成功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研究水流紊动程度对漂流性鱼卵胚体发育过程的影响作用的研究紊流对鱼卵胚体发育过程影响的试验方法,以更好地反哺鱼卵人工孵化领域,提高鱼卵孵化质量和孵化成功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研究紊流对鱼卵胚体发育过程影响的试验方法,将鱼卵置于人工水体环境中,控制水体流动使得鱼卵处于漂流状态并进行孵化,其特征在于,鱼卵孵化过程中,控制水体温度为适宜温度和/或控制水体含氧量为适宜含氧量和/或控制水体流速为适宜流速,并控制水体处于不同的紊动程度大小,观察并记录鱼卵在水体中的运动和孵化情况,获得对鱼卵孵化最佳的紊动程度。
本方法中的鱼卵为漂流性鱼卵。方案中所述的适宜温度、适宜含氧量和适宜流速这三个因素的大小,可以通过查阅现有文献记载或者另行试验获取或者根据漂流性鱼卵实际河道情况测量获得。三个因素中可以任意确认一个因素或两个因素或者三个因素后,再通过分组试验获得不同紊动程度大小情况下鱼卵的孵化情况,获得对鱼卵孵化最佳的紊动程度。其中孵化最佳可以是孵化时间最短,或者孵化出的鱼苗活力最佳,或者综合二者进行考虑。紊动程度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水体的紊动强度或者紊动能值或者雷诺数等参数进行表征。故本方法能够研究获得对鱼卵孵化最佳的水体紊动程度大小,可以更好地反哺鱼卵人工孵化领域,提高鱼卵孵化质量和孵化成功率。
进一步地,通过在水体中投入若干大小和比重仿照鱼卵制备的示踪粒子,通过拍摄示踪粒子的运动图像,获得示踪粒子的三维速度场,进而计算获得水体的紊动能值并作为水体紊动程度的表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8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