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28440.3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7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吕界;袁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 地址: | 4013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反射结构和防水涂层,背板开设有通孔,导光板设置于背板的一侧,反射结构设置于导光板朝向背板的表面,防水涂层设置于反射结构朝向背板的表面,防水涂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通孔,防水涂层与背板粘接固定。通过在导光板和背板之间设置防水涂层,且使防水涂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通孔,通过使防水涂层与背板粘接固定,从而防止水汽从反射结构渗透或从通孔和背板之间的缝隙进入背光模组内部,提高了背光模组的防水性能,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代社会的显示器朝着轻薄化的方向不断优化和发展,其中,液晶显示模组如何设计得轻巧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背光模组的背板上设计镂空区,可减轻液晶显示装置的重量,节省用料,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由于镂空处的反射片和背板不是密封的,所以水汽会从背板镂空处进入到背光模组内部,背光模组内部元件受潮,造成液晶显示装置显示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有利于保证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所述背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背板的一侧。还包括反射结构和防水涂层,所述反射结构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背板的表面,所述防水涂层设置于所述反射结构朝向所述背板的表面,所述防水涂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通孔,所述防水涂层与所述背板粘接固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粘接件,所述第一粘接件设置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通孔的边缘,所述防水涂层通过所述第一粘接件与所述背板粘接固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开设有所述通孔,所述第二背板连接在所述第一背板背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且所述第二背板向所述通孔伸出,所述第一粘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背板朝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所述第一粘接件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背板的厚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开设有所述通孔,所述第二背板连接在所述第一背板背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且所述第二背板向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导光板包括主体部和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背板正对并与所述第二背板抵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背板固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二粘接件,所述第二粘接件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所述防水涂层和所述第一背板通过所述第二粘接件粘接固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背板的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外周,所述防水涂层覆盖所述第一区域。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结构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粘接件连接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背板;或者,所述反射结构覆盖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粘接件粘接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反射结构和所述背板;或者,所述反射结构覆盖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防水涂层还覆盖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粘接件粘接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防水涂层和所述背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第二粘接件、第三粘接件和胶框,所述胶框通过所述第二粘接件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二粘接件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防水涂层均具有间隔距离,所述光学膜片通过所述第三粘接件与所述胶框固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结构为反射涂层。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模组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模组与所述背光模组层叠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8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铺粉装置及3D打印设备
- 下一篇:基于PUF的人脸信息保护及双向认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