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5913.4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1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叶涛;邱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77 | 分类号: | H01R13/6477;H01R13/6581;H01R13/04;H01R13/10;H01R13/42;H01R13/502;H01R13/62;H01R13/629;H01R13/6461;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臧建明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母端连接器包括壳体组件和母端信号端子,在壳体组件第一端上具有用于插接公端连接器的插接口,母端信号端子具有容纳空腔,且母端信号端子面向插接口的一端具有与该容纳空腔连通的插口。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通过插接口插接配合时,公端信号端子通过插口插入母端信号端子的容纳空腔内,并在插口处电接触连接,实现公端信号端子和母端信号端子的互配接触,而容纳空腔的腔体内介质为空气,也即公端信号端子与母端信号端子的接触位置,以及母端信号端子与公端信号端子重叠区域的介质均为空气,未引入塑胶件,而空气的介电常数值较低,有效提升了连接器组件的带宽,提高信号传输速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中,高速连接器已被普遍的应用于通信领域中,高速连接器是已逐渐成为大型通讯设备、超高性能服务器、巨型计算机、工业计算机、高端存储设备等常用的一类连接器。
目前,应用于高速信号传输的高速电连接器组件,一般包括能够相互插接配合的一对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其中,母端连接器上可以具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插接口,插接口内具有塑胶的第一支撑件,母端信号端子部分设置在第一支撑件的容置槽内。公端连接器上具有多个塑胶的第二支撑件,公端信号端子设置在第二支撑件的容置槽内,公端连接器的第二支撑件可以通过插接口插接在母端连接器上,同时母端信号端子与公端信号端子电接触以连接。通常母端信号端子和公端信号端子均为具有凸起部的弹性片,两者通过凸起部接触连接。
然而,上述的连接器组件带宽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速信号传输速率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解决了现有的连接器组件其带宽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母端连接器,用于与公端连接器连接,包括壳体组件和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母端信号端子,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端上具有用于插接所述公端连接器的插接口;
所述母端信号端子具有容纳空腔,所述母端信号端子面向所述插接口的一端具有插口,所述插口与所述容纳空腔连通,所述母端信号端子被配置为使所述公端连接器的公端信号端子通过所述插口插入所述容纳空腔内,且所述母端信号端子与所述公端信号端子在所述插口处电接触连接。也即在公端连接器通过插接口与母端连接器插接时,公端信号端子通过插口插入母端信号端子的容纳空腔内,且母端信号端子与公端信号端子在插口处电接触连接,实现公端信号端子与母端信号端子的互配,从而实现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的电连接。
而容纳空腔的腔体内介质为空气,也就是说,公端信号端子与母端信号端子的接触位置,以及母端信号端子与公端信号端子重叠区域的介质均为空气,未引入塑胶件,而空气的介电常数dk值较低(相对介电常数dk值等于1),有效的提升了母端连接器的插损带宽,进而提升连接器组件的带宽,提高信号传输速率。
而且,公端信号端子一端插入母端信号端子的容纳空腔内,换言之,母端信号端子把公端信号端子一端包裹在内部,容纳空腔的腔体壁为金属件,也即形成一个金属腔体,母端信号端子与公端信号端子接触位置以及重叠区域均位于该金属腔体内,由于电磁场在金属的外表面传播,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内金属腔体内部的stub效应,进一步有助于提升连接器的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母端信号端子包括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相对设置以围成所述容纳空腔,所述第一弧形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第一端围绕形成所述插口。这样通过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的相对设置,可以围成柱状体的结构,使其内部具有容纳空腔,结构简单且便于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之间具有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59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