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站含联氨废液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5469.6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1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林;梅翔杰;刘灿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陈美君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圳市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含联氨 废液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含联氨废液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废液的废液体积和第一联氨浓度;根据废液体积和第一联氨浓度确定第一指定浓度的氧化剂的第一添加量;将第一添加量的氧化剂加入待处理废液,并加入催化剂,使催化剂在待处理废液中的浓度为第二指定浓度;同时使待处理废液的pH值处于预设pH范围;待待处理废液中的联氨与氧化剂反应第一指定时长后,获取待处理废液的第二联氨浓度;当第二联氨浓度小于预设排放阈值时,判定待处理废液的联氨浓度达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有效提升核电站含联氨废液的处理效率,大幅降低联氨的排放量,降低核电站含联氨废液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含联氨废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联氨作为核电站二回路除氧剂、pH调节剂和蒸汽发生器(SG)保养液使用,故核电站在冲洗、保养、换水等操作中会产生大量含联氨废液,其主要包括调试期间设备冲洗水、系统停运期间的保养液和正常运行期间系统含联氨流体的疏排、泄漏,其中以SG保养液中的联氨浓度最高、总量相对集中。
联氨具有生态毒性,且在自然条件下分解速率极低,直接排放对环境具有长期潜在危害。因此,核电站含联氨废液排放前需要监测联氨浓度,联氨浓度达标后才可实施排放。
目前,含联氨废液处理方法通常采用的是空气静置接触法和曝气法,但该方法处理周期长,处理效率低,不能满足核电站含联氨废液排放工艺要求。然而一些核电站每年含联氨废液的平均排放量偏高,达到20-25kg/机组,远高于参考排放水平(0.4-1kg/机组)。因此,针对核电站含联氨废液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不仅符合核电站运行的环保需求,也符合核电站科研创新的技术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核电站含联氨废液排放量大且废液中联氨浓度偏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含联氨废液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含联氨废液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常规岛废液收集罐内待处理废液的废液体积和第一联氨浓度;
根据所述废液体积和所述第一联氨浓度确定第一指定浓度的氧化剂的第一添加量;
将所述第一添加量的氧化剂加入所述待处理废液,并加入催化剂,使所述催化剂在所述待处理废液中的浓度为第二指定浓度;同时使所述待处理废液的pH值处于预设pH范围;
待所述待处理废液中的联氨与所述氧化剂反应第一指定时长后,获取所述待处理废液的第二联氨浓度;
当所述第二联氨浓度小于预设排放阈值时,判定所述待处理废液的联氨浓度达标。
优选的,将所述第一添加量的氧化剂加入所述待处理废液,使得所述氧化剂在所述待处理废液中的浓度为所述第一联氨浓度的2-3倍。
优选的,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所述催化剂为水溶性铜盐。
优选的,所述第二指定浓度为0.05mg/kg-0.5mg/kg。
优选的,所述预设pH范围为6-10.5。
优选的,所述第一指定时长为1小时-5小时。
优选的,所述第二联氨浓度的排放阈值为2.5mg/kg。
优选的,所述联氨与所述氧化剂反应的温度为20℃-30℃,压强为0.08MPa-0.12MPa。
优选的,所述核电站含联氨废液处理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联氨浓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排放阈值时,判定所述待处理废液的联氨浓度不达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岭澳核电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5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