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以及该充气气囊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4139.5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0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慧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慧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A47G9/10;B29D22/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共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84 | 代理人: | 何志红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部 按摩 充气 气囊 以及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包括由气囊皮烫合形成的基体,所述基体呈弧形设置,所述基体内部中空设置形成充气腔,所述基体上设有与充气腔相通的充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设有向充气腔内内凹的凹腔以及第一安装腔,所述凹腔底部烫合在充气腔下端面形成烫合区,所述凹腔以及第一安装腔上端均敞口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利用充气气囊作为按摩枕的填充物,使得充气气囊可以折叠,便于外出携带,并且在基体上增加包覆部,这样可以防止使用时掉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以及该充气气囊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代人离不开手机工作,社交,看剧,颈椎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故而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颈部按摩器,颈部按摩器是根据颈部工学涉及的一种产品,能够为头颈提供最平均、柔和以及真实的支撑,可提供人体头部、颈部的自然舒展状态,不阻碍血液循环,避免因久坐或休憩小睡引起肩颈的疼痛,利用电动按摩片对颈部进行按摩,从而提高理疗的效果。
故而市场上出现了多饰多样的按摩枕,其中一种U型按摩枕,其内部通过海绵等作为填充物,然后在填充物上设置按摩组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U型枕,其在使用时,需要借用抽绳或者魔术贴或者磁吸扣等工具将U型枕两侧进行连接,这样防止使用时因为按摩组件的振动而导致U型枕脱离人体颈部,并且通过海绵等进行填充,不可进行折叠收纳,外出携带不方便,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利用充气气囊作为按摩枕的填充物,使得充气气囊可以折叠,便于外出携带,并且在基体上增加包覆部,这样可以防止使用时掉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包括呈“U”型设置的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内部中空设置形成充气腔,所述基体上设有与充气腔相通的充气口,所述基体的内圈上设有向充气腔内内凹的用于放置按摩组件的凹腔,所述基体的一端设有包覆部,所述包覆部中空设置并与充气腔导通从而形成气囊体,所述气囊体上设有若干安装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充气气囊对按摩枕进行填充,使得按摩枕更加饱满,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塌陷,并且充气气囊可以进行充放气,这样外出携带时,更加方便,同时设置包覆部,这样在使用时,可以有效防止按摩枕从颈部脱落,并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抽绳等方式进行固定,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凹腔底部烫合在基体的外圈上形成烫合区。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将凹腔与基体下端面烫合,这样可以将凹腔固定住,将按摩组件装设在凹腔内,不管是吹气前还是吹气后,凹腔下端始终与基体固定,这样使得按摩组件装到凹腔内后,不会悬空,可以保证按摩组件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体底部对应烫合区位置设有穿线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便于按摩组件的线路穿出,使得线路短,并且整齐,不杂乱。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充气气囊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其中,
S1:选取气囊皮,利用吸塑模具对气囊皮进行吸塑使得气囊皮上形成所述的凹腔以及安装腔;
S2:将吸塑后的气囊皮进行围合形成所述的“U”型基座,并对气囊皮相互贴合的侧边进行烫合固定;
S3:将上述凹腔的后侧面与基座的后侧面进行烫合固定形成烫合区,并在烫合区位置开设穿线孔;
S4:选取两片气囊皮,分别将两气囊皮放置在基座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
S5:将上一步骤中的两气囊皮分别烫合在基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从而形成基体,基体内部中空设置形成充气腔;
S6:将基体上其中一端沿着基体从上至下进行裁剪,形成第一开口;
S7:选取另一气囊皮,将气囊皮进行围合并进行烫合形成包覆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慧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慧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4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