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24038.8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7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奕宏;方明登;秦超;尹国伟;韩宁宁;庄庆波;刘瑶林;张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B65B33/02;B65B69/00;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李桦;万振雄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组装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该组装设备涉及自动化装配领域。该组装设备包括背光模组传输机构、保护边框上料机构和组装机构,其中,背光模组传输机构能够将待组装的背光模组移动至组装工位;保护边框上料机构用于将待组装的保护边框移动至组装平台上,保护边框具有插接口,且插接口朝向待组装的背光模组;组装机构位于组装工位,组装机构能够带动承载有待组装的保护边框的组装平台朝向待组装的背光模组移动,以使保护边框的插接口与背光模组的一侧边缘配合插接。该组装设备能够提高背光模组与保护边框的组装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的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背光模组中背光源的设置有两种,一种是背光源设置在背光模组的四周边缘,另一种是背光源为多个点光源,且多个点光源分布于背光模组的上表面上。当背光模组的背光源为多个位于背光模组的上表面的点光源时,与背光源电连接的PCB板设置于背光模组的一侧边缘,为了对PCB板和背光模组的一侧边缘进行保护,需在背光模组设有PCB板的一侧边缘组装保护边框。但是,由于背光模组的背光源位于背光模组的上表面,且背光模组具有柔性,因此,只能通过人工将保护边框组装至背光模组设有PCB板的一侧边缘上,组装效率低,人力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与保护边框的组装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该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包括:背光模组传输机构,背光模组传输机构能够将待组装的背光模组移动至组装工位;保护边框上料机构,保护边框上料机构用于将待组装的保护边框移动至组装平台上,保护边框具有插接口,且插接口朝向待组装的背光模组;组装机构,组装机构位于组装工位,组装机构能够带动承载有待组装的保护边框的组装平台朝向待组装的背光模组移动,以使保护边框的插接口与背光模组的一侧边缘配合插接。
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在组装背光模组与保护边框时,首先,通过背光模组传输机构将待组装的背光模组移动至组装工位,同时,通过保护边框上料机构将待组装的保护边框移动至组装平台上,并使保护边框的插接口朝向待组装的背光模组设置,然后,位于组装工位的组装机构能够带动承载有待组装的保护边框的组装平台朝向待组装的背光模组移动,使得保护边框的插接口与背光模组的一侧边缘配合插接,从而完成背光模组与保护边框的组装。由此,通过该组装设备实现了背光模组与保护边框组装的目的,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与保护边框的组装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背光模组放置于治具上,背光模组传输机构能够将承载背光模组的治具移动至组装工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以及设置在治具本体的一侧边缘的限位杆,背光模组用于组装保护边框的边缘搭接于限位杆上;组装设备还包括:限位杆拆卸机构,沿背光模组传输机构传输背光模组的方向,限位杆拆卸机构位于组装机构的上游,限位杆拆卸机构能够将限位杆从治具本体上拆下,以使待组装的背光模组用于组装保护边框的边缘伸出治具本体。由此,通过限位杆拆卸机构能够将治具本体上的限位杆取下,无需人工参与,有效的提高了限位杆拆卸的效率,节约了限位杆拆卸的人力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组装设备还包括:激活机构,沿背光模组传输机构传输背光模组的方向,激活机构位于限位杆拆卸机构的下游,激活机构能够对保护边框与背光模组之间进行挤压,以使保护边框的内侧面的胶层与背光模组的表面粘接。由此,通过激活机构对保护边框与背光模组之间进行挤压,能够提高保护边框与背光模组之间的粘接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40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布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原料的防褐变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