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气体连续在线监测的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3991.0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6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任万兴;贾慧霖;石晶泰;郭津伯;李玉鹏;黄靖维;孙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气体 连续 在线 监测 采空区 自燃 危险 区域 判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体连续在线监测的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回采工作面支架后方采空区铺设若干组气体采样束管;利用束管自动采样装置及监测系统采集采空区气体,并进行氧气浓度分析;以采空区长度为横坐标,以氧气浓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面不同支架后方气体的核密度分布云图;在核密度分布云图上添加剖面线,得到核密度分布的峰值及峰值对应的采空区位置;根据峰值对应的采空区位置对采空区进行区域划分,即得到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的最终分布。本发明不仅能够探测采空区气体浓度及其变化情况,还可以根据气体浓度对煤自燃危险区域进行精确划分,确定采空区不同区域的危险程度,从而有利于预防煤自燃灾害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气体连续在线监测的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煤自燃是影响工作面安全回采的主要灾害之一。煤自燃是煤与氧气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的外在体现,采空区漏风无法避免,所以采空区遗煤时刻处于氧化状态,属于煤自燃频发区域。但是不同区域的煤氧化程度不同,因此危险程度不同。为了更好地防治煤自燃,需要对采空区进行煤自燃危险区域划分。
测温法和标志气体分析法是矿井开采煤自燃预测、预报和预警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测温法是根据煤自燃升温放热导致煤体温度升高的特征信息,利用温度直接反应煤体自燃程度的方法,该方法是煤自燃预警最直接的方法。但是由于采空区是封闭区间,无法实时测量其内部空间各处温度,且工程量大,效率低,现场很难得到准确的温度数据,因此煤矿主要通过标志气体分析法进行煤自燃预警。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利用O2浓度划分煤自燃“三带”:O2浓度大于15%为散热带,大于5%而小于15%为氧化带,小于5%为窒息带,其中,氧化带为煤自燃灾害发生的主要区域。但是,5%和15%并非为划分“三带”的唯一临界指标,O2浓度为10%和18%也被作为划分煤自燃“三带”的指标进行应用。此外,受地质赋存、开采条件、通风等因素的影响,仅以固定的O2浓度划分煤自燃“三带”可靠度低,该方法并不能广泛的适用于更多的工作面。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以快速、准确的确定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气体连续在线监测的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气体连续在线监测的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回采工作面支架后方采空区铺设若干组气体采样束管;
步骤二、利用束管自动采样装置及监测系统采集采空区气体,并进行氧气浓度分析;
步骤三、以采空区长度为横坐标,以氧气浓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面不同支架后方气体的核密度分布云图;
步骤四、在核密度分布云图上添加剖面线,得到核密度分布的峰值及峰值对应的采空区位置;
步骤五、根据峰值对应的采空区位置对采空区进行区域划分,即得到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的最终分布。
优选的,步骤一中,至少在三组支架后方铺设气体采样束管。
更优选的,步骤一中,每组支架后方至少铺设3-5根气体采样束管。
优选的,步骤三中,利用Origin数据处理软件绘制核密度分布云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3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力插拔装置及通信设备
- 下一篇:一种坡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