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植物染料墨水的数码转移印花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3856.6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高亢;姜会钰;燕尚昊;王蕴;王倩;杭佳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1/34 | 分类号: | D06P1/34;D06P1/52;D06P5/04;D06P5/08;D06P5/28;D06P5/30;B41M1/26;B41M5/3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植物 染料 墨水 数码 转移 印花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染整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植物染料墨水的数码转移印花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糊料涂覆在空白纸张表面,烘干轧光得到转印纸;(2)将保湿剂和部分超纯水混合得到保湿剂溶液,将植物染料与部分超纯水混合得到植物染料色浆,向保湿剂溶液中加入植物染料色浆、表面张力调节剂、粘度调节剂、pH缓冲剂、防腐杀菌剂和剩余的超纯水,搅拌和超声处理,通过水性滤膜过滤得到植物染料墨水;(3)将植物染料墨水喷印到转印纸上,在转印纸上形成印花图案,将干态织物与转印纸的印花面贴合,接着蒸化,将织物从转印纸上剥离,得到转移印花织物;(4)将转移印花织物洗涤后固色处理。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可控性强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染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植物染料墨水的数码转移印花方法。
背景技术
数码转移印花具有印花精度高、花型立体感强的特点,适合小批量、多品种、快反应的生产方式。最早发明的数码转移印花是升华转移印花,使用具有热升华性的分散染料墨水,对涤纶等热塑性织物进行印花,擅长印制出云纹、渐变色的花型效果。但是,该方法不适合棉、麻、蚕丝等天然纤维织物。
湿法转移印花适合天然纤维织物,印花前织物要进行预湿处理,载体上的染料通过布面上的水分溶解,并在毛细管效应下迁移到织物上。因此,湿法转移印花要使用水溶性好的染料,以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居多。与此同时,预湿处理降低了印花效果的可控性,增加了后道水洗的任务量。
数码转移印花使用的染料均为合成染料,例如上述提及的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等。合成染料色谱齐全、色牢度好,但是不易降解,存在生态环境危害,还具有致敏、致毒等安全隐患。植物染料从植物的果实、根、茎、叶中提取出来的天然色素制备所得,无毒无害,生态降解,对环境友好。
为了降低数码转移印花中合成染料带来的环境危害,提升纺织品印花的安全性与环保性,需要进一步开发一种利用植物染料墨水的数码转移印花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数码转移印花技术存在的如下问题:(1)不适合天然纤维织物;(2)印花效果的可控性低;(3)使用的染料均为合成染料,对环境污染大。提供一种利用植物染料墨水的数码转移印花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可控性强、花型精细等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植物染料墨水的数码转移印花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糊料涂覆在空白纸张表面,然后进行烘干和轧光,得到转印纸;
(2)将保湿剂和部分超纯水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得到保湿剂溶液,然后将植物染料与部分超纯水混合,得到植物染料色浆,向保湿剂溶液中依次加入植物染料色浆、表面张力调节剂、粘度调节剂、pH缓冲剂、防腐杀菌剂和剩余的超纯水,然后进行搅拌和超声处理,接着依次通过0.45μm和0.22μm的水性滤膜过滤,得到植物染料墨水;
(3)将植物染料墨水装于喷墨打印设备中,利用喷墨打印设备将植物染料墨水喷印到转印纸上,在转印纸上形成印花图案,然后将未经处理的干态织物与转印纸的印花面进行贴合,接着进行蒸化,蒸化结束后将织物从转印纸上剥离,得到转移印花织物;
(4)将转移印花织物洗涤后进行固色处理,然后依次进行水洗、干燥和定形;
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糊料中含有水分散型聚酯热熔胶、阴离子型增稠剂、吸湿剂、释酸剂、纳米二氧化硅和去离子水;
所述阴离子型增稠剂为高取代度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和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释酸剂为醋酸铵、硫酸铵、酒石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3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