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23592.4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5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艳;李铁明;杨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50/30;A23K10/30;A23K10/37;A23K20/142;A23K20/158;A23K10/12;A23K20/26;A23K20/24;A23K20/22;A23K20/174;A23K20/20;A23K20/1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5 | 代理人: | 罗泉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后备 母猪 方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包括如下步骤:S1.育成期饲养;S2.初情期调整;S3.精确饲喂调节;S4.诱情配种。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调整诱情启动时间至140日龄,更好的培育繁殖性能优异的丹系后备母猪,减少猪群终身NPD的蓄积,降低畜舍使用空间、饲料投入及人工投入成本,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及饲养管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
背景技术
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未来,现今生猪养殖行业中,虽然开始重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但仍然一味的以母猪的外观体型及产仔数据为主,而忽视了母猪一些重要的潜在繁殖性能指标:初情期。诸多研究表明,初情期启动越早的母猪具有更高的终身繁殖成绩。
初情期启动早的母猪相比启动晚的母猪,其1~5胎的总产活仔数,前者比后者要多出6头左右。然而现今粗放式的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以及不成熟的初情期诱导程序常常导致后备母猪初情期延迟,粗放的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更会增加不适宜的种猪进入生产母猪群,这些种猪在后期淘汰比例高于其他母猪,导致母猪更替频率升高,无形中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良好的初情期诱导程序对后备母猪的培育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S1.育成期饲养
分栏饲养母猪,每栏饲养多头母猪,母猪日龄90-140天,控制母猪生长速度维持在600~700g/天;
S2.初情期调整
母猪日龄140-160天,调整母猪体重体况;
同一栏内母猪没有发情现象前,饲喂调整为后备料,控制生长速度在2.2-2.8KG/头/天;
S3.精确饲喂调节
在同一栏内母猪发现发情现象后,将该栏内所有母猪分别转入限位栏,测量每个母猪的背膘厚测定,并根据母猪的背膘厚数据分别饲喂;
S4.诱情配种
设置专门的诱情栏区,140日龄开始将母猪赶到试情栏区进行诱情,每头母猪在诱情栏区接触公猪1~2min,每天进行2次。
进一步的,所述分栏饲养母猪每栏母猪头数不超过12头,每头母猪占栏面积大于1.4平方米。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母猪生长速度具体方案如下:
同一栏内母猪平均体重小于50kg前采用自由采食;
同一栏内母猪平均体重大于等于50kg后通过限饲或者是增大饲料中纤维含量的比值减少日粮能量含量来控制母猪生长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母猪的背膘厚数据分别饲喂具体方案如下:
背膘厚不达标(背膘厚<10mm),对该母猪增加饲喂量;
背膘厚合适(10mm≤背膘厚≤11mm),对该母猪饲喂量不变;
背膘厚超标(背膘厚>11mm),对该母猪进行限量饲喂。
进一步的,所述背膘厚达标的母猪在配种前的10~14天采用自由采食。
进一步的,所述诱情栏区内存养5-6头发情公猪。
进一步的,所述诱情配种步骤中还调节光照条件,母猪光照增加到每天14h,光照强度为4~6W/m2。
进一步的,后备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35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