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作法一桩一柱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22526.5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史阳;孙海伟;林夏华;李颖;黄亚均;门孟磊;绪世伟;陈凯;卫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4C3/36;E02D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齐记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法 一桩一柱 连接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一种逆作法一桩一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管柱筒和设置在其上端的钢骨柱,两者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在钢管柱筒内部的第一连接板以及固定在钢骨柱上的第二连接板。一种逆作法一桩一柱连接的施工方法,包括:S1:测量施工完成的钢管柱筒的坐标;S2:将钢管柱筒内部预留至少300公分的后浇带空间;S3:吊装钢骨柱并将第一连接板插入到钢管柱筒内部,然后现场对钢管柱的位置进行复核,并与图纸的位置进行校对,根据偏移情况,将钢骨柱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S4:将两半圆形板安装在钢管柱筒的筒口处;S5:将混凝土浇筑到钢管柱筒内部预留的后浇带空间。本申请具有提高一桩一柱连接节点处结构强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逆作法一桩一柱的连接结构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坑逆作法施工过程中,一柱一桩作为永久结构,是主要竖向受力构件。逆作法的一般施工过程是首先施工一柱一桩,然后开挖基坑首层土方,在施工地下室首层板时,将上部钢结构与下部一柱一桩钢管桩进行连接,然后绑扎地下室首层板钢筋及浇筑混凝土。待地下室首层板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土方暗挖,此时上部钢结构可以进行同步吊装。
逆作施工的好处是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由于首先形成的地下室顶板可以作为场内材料临时堆场和临时道路,适用于场地狭小且周边有重点保护单位的深基坑工程。一柱一桩的垂直度控制是逆作法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测量放线误差过大、施工过程、地质条件等原因经常会导致提前施工的一柱一桩桩位发生一定的偏差,进而导致上部钢结构的下插柱与一柱一桩无法同心,造成一柱一桩偏心受力,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一桩一柱连接节点处的结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逆作法一桩一柱的连接结构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逆作法一桩一柱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逆作法一桩一柱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部的钢管柱筒,所述钢管柱筒内部填充有混凝土,所述钢管柱筒的上端设置有钢骨柱,所述钢管柱筒和钢骨柱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插接固定在钢管柱筒内部的第一连接板以及插接固定在钢骨柱上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设置的连接结构,在将钢管柱筒和钢骨柱连接的过程中,连接组件能够起到调节误差的作用,当钢管柱筒在存在施工误差时,第一连接板能够在钢管柱筒内部进行调节,以消除钢管柱筒存在的误差,从而使钢骨柱固定按照设计要求固定在钢管柱筒上,避免钢骨柱和钢管柱筒之间存在偏心受力,使钢骨柱的轴线与钢管柱筒的轴线重合,从而增加了钢管柱筒与钢骨柱之间连接节点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所述钢管柱筒的筒口处对称设置有一对半圆形板,所述半圆形板的直径大于钢管柱筒的直径,两所述半圆形板相拼接的位置均开设有长条形的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供连接组件穿过,所述钢骨柱的下端固定在两半圆形板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管柱筒筒口处设置的一对半圆形板,一方面,方便将第一连接板插入到钢管柱筒内部,两半圆形板能够对称设置在连接组件的两侧,使连接组件放入到插接口的位置处,并与连接组件焊接固定,另一方面,设置的两半圆形板能够起到误差调节的作用,弥补钢管柱筒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误差,由于两半圆形板的直径大于钢管柱筒的直径,两半圆形板能够根据误差在钢管柱筒的筒口处水平进行调节,从而使钢骨柱与钢管柱筒的轴线重合,另外,两半圆形板能够增加钢骨柱与钢管柱筒焊接的焊接面积,使钢骨柱与钢管柱筒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
可选的,两所述半圆形板的圆心位置处均开设有浇筑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组件将钢骨柱和钢管柱筒连接完成后,通过浇筑口,往钢管柱筒内部浇筑混凝土,增加钢骨柱筒强度的同时,使第一连接板与钢管柱筒的连接强度更好。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连接处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让位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2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递柜便捷取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教育教学用可拆卸式教学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