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棒状钠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22025.7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9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军;钟应声;李爱霞;谢英豪;李长东;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C01B25/45;C01B32/15;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吴静均 |
地址: | 5281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钠离子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棒状钠离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棒状的基材及穿插于所述基材中的纳米纤维,所述纳米纤维上负载C-Na,所述棒状钠离子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Na(FeaTb)PO4/CNF-c(C-Na),其中T为Ni、Co、Zn、Mn、Fe、V、Ti或Mo中的至少一种,0.9≤a1,0b≤0.2,0.001≤c≤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钠离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与所述纳米纤维的质量比为20:(0.02-1);所述纳米纤维的截面直径与所述基材的截面直径之比为1:(0.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钠离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Na的负载量为所述纳米纤维质量的0.1-10%。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棒状钠离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磷酸源、铁源、钠源、T源、调控剂和负载C-Na的纳米纤维分散液进行混合,在惰性气氛下干燥,得到待烧结物料;
S2:所述待烧结物料在惰性气氛下先进行低温烧结以分解所述调控剂,得到一烧粉料,将所述一烧粉料进行洗涤、干燥、球磨,再进行高温烧结,即得所述棒状钠离子正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磷酸源为磷酸铵、磷酸氢铵、磷酸、磷酸钠或磷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铁源为硫酸亚铁、硝酸亚铁、氯化亚铁或溴化亚铁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调控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负载C-Na的纳米纤维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纳米纤维纸浸泡于酸与钠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敏化处理,然后所述纳米纤维纸经过洗涤,剥离得到纳米纤维,所述纳米纤维与有机钠盐混合,球磨,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加热,进行负载处理,得到负载C-Na的纳米纤维,再将所述负载C-Na的纳米纤维分散于乙二醇溶液中,得到所述负载C-Na的纳米纤维分散液。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低温烧结的温度为100-300℃;所述高温烧结的温度为300-800℃。
10.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棒状钠离子正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20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