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染色系统及染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1705.7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谭卫东;王中荣;王延启;邓涛;郭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市欣龙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4 | 分类号: | D06B3/14;D06B23/04;D06B23/18;D06B23/20;D06B23/2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夏忞曦 |
地址: | 443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色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染色系统,其包括相连的染色罐和混合桶,其中染色罐为卧式设置且其内设置有安装孔板将其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对布卷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混合桶和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将混合桶的液体泵入后将液体泵至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一换热器中,第一换热器将液体导入布卷内部;染色罐外还设置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形成循环的循环组件,循环组件中设置有第二换热器,第一腔室内的液体进入循环组件后经第二换热器加热后进入第一换热器,然后进入布卷内部。本发明提供的染色系统只需一次操作即可实现对无纺布的染色,效率高,同时经染色后的无纺布上染率能达到90%以上,色固率能达到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染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染色系统及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前染工艺,即在无纺布制成前进行染色,这样容易导致细小有色纤维在无纺布加工设备中残留,这些细小有色纤维较难清理。在后批次的无纺布加工过程中,细小有色纤维会对加工的无纺布造成影响,导致后批次的无纺布存在异色缺陷。
采用后染工艺时,一般将配制好的染液装载在染缸内,然后将无纺布连续地进入、导出染缸完成染色,但是这样的染色工艺加工后的无纺布存在颜色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为了提高染色质量往往需要多次进行操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染色系统及染色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染色要求需要多次进行染色操作导致染色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染色系统,其包括相连的染色罐和混合桶,其中染色罐为卧式设置且其内设置有安装孔板将其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对布卷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混合桶和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将混合桶的液体泵入后将液体泵至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一换热器中,第一换热器将液体导入布卷内部;
染色罐外还设置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形成循环的循环组件,循环组件中设置有第二换热器,第一腔室内的液体进入循环组件后经第二换热器加热后进入第一换热器,然后进入布卷内部。
本发明的发明要点在于,使用染色罐外的混合桶向染色罐内导入染液,染液从布卷的中心向外扩散,这样能够使得染液充分对布卷进行浸透,从而能够提高染色效率以及染色质量。
进一步地,定位组件包括与第一腔室固定连接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布卷包括中空筒以及卷绕在中空筒上的无纺布,其中中空筒的一端敞开且外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无纺布覆盖所有通孔,中空筒的两端分别卡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换热器与中空筒之间设置有连接管且中空筒两端卡装后连接管与中空筒的敞开端相连。
进一步地,连接管与第一底座固定连接并伸入敞开端内且延伸到第一卡槽内,第二底座上伸缩设置有与连接管正对的顶杆且顶杆贯穿第二底座并与中空筒抵接。
进一步地,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腔室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泵体,泵体和第二换热器之间还设置有三通阀。
进一步地,混合桶为两个。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包括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增压泵和布卷连通;
第二换热器包括内管以及套设在内管外的套管,其中内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室和换热管连通,套管的两端连接有进管和出管。
进一步地,染色罐上设置有对第二腔室开闭的罐盖。
进一步地,染色罐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平衡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染色系统进行染色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市欣龙卫生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市欣龙卫生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1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