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煎煮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1141.7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花海兵;尤菊萍;陈盛军;陈国宝;黄育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菊萍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许霞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煎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药煎煮壶,涉及煎煮壶制造技术领域。一种中药煎煮壶,包括壶体、进料结构、细化结构和加热结构。壶体内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壶体分隔为细化腔和煎煮腔,细化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破碎刀具组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细化腔内,破碎刀具组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一端伸出细化腔,并连接到第一驱动机构。进料结构设置于细化腔的上方,并与细化腔连通,位于细化腔下部连通有出料阀,出料阀的进口端与细化腔连通,出料阀的出口端与壶体内部连通,加热结构设置于煎煮腔,用于加热壶体内的液体进料结构设置在壶体上。该中药煎煮壶能够使药物快速溶解,使药物有效成分能够被患者有效吸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煎煮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药煎煮壶。
背景技术
中药(TCM)主要起源于中国,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目前,中药颗粒剂已经具有国际标准,简单的使用开水冲泡中药难以满足药物的溶解,进出会出现较大颗粒对吞咽造成口感的影响,而且颗粒较大的药物无法快速溶解,无法有效的释放药物中的有效物质,使患者吸收药物有效物质的效果变得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煎煮壶,其能够使药物快速溶解,使药物有效成分能够被患者有效吸收。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药煎煮壶,包括壶体、进料结构、细化结构和加热结构,壶体内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壶体分隔为细化腔和煎煮腔,细化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破碎刀具组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细化腔内,破碎刀具组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一端伸出细化腔,并连接到第一驱动机构;
进料结构设置于细化腔的上方,并与细化腔连通,位于细化腔下部连通有出料阀,出料阀的进口端与细化腔连通,出料阀的出口端与壶体内部连通,加热结构设置于煎煮腔,用于加热壶体内的液体进料结构设置在壶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进料结构包括进料管和储料斗,进料管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套设有螺旋状进料片,螺旋状进料片与进料管之间限定形成螺旋送料通道,螺旋送料通道一端与细化腔连通,另一端与储料斗连通,第二转轴一端伸出进料管,且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搅拌结构,搅拌结构包括第三转轴和搅拌叶片组,第三转轴转动设置于煎煮腔内,搅拌叶片组套设在第三转轴上,且能随第三转轴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转轴一端伸出壶体底部,且连接有第三驱动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搅拌叶片组包括多个搅拌片,搅拌片为弯折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转轴与壶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壶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内设置有供电电源,进料结构、细化结构和加热结构均与供电电源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水箱,水箱与煎煮腔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水箱与煎煮腔之间设置有进水结构,进水结构包括进水管路,进水管路一端与水箱连通,另一端与煎煮腔连通,进水管路上串联有控制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进水管路上还串联有抽水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菊萍,未经尤菊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11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