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螺旋桨低频纵向轴承力间接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20201.3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9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光;高一民;胡娟娟;赵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119/1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孙瑜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螺旋桨 低频 纵向 轴承 间接 测量方法 | ||
1.一种船舶螺旋桨低频纵向轴承力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1:建立空气中螺旋桨纵向激励力-轴段响应传递函数预报模型:
步骤2:通过坞内振动测量验证、修正传递函数预报模型;
步骤3:根据实船振动测量结果验证、修正传递函数预报模型;
步骤4:预测螺旋桨低频纵向轴承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螺旋桨低频纵向轴承力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根据船舶推进轴系设计图纸,建立螺旋桨-轴系纵向振动传递函数预报模型M1;
螺旋桨模型应计入桨叶低阶弯曲振动特性及螺旋桨质量;轴段采用梁模型,推力轴承采用等效刚度模型;利用螺旋桨-轴系纵向振动传递函数预报模型M1计算得到传递函数H1(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螺旋桨低频纵向轴承力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与步骤1中激励力、振动响应点位置保持一致,在坞内状态下测量螺旋桨纵向激励力-轴段典型部位响应的传递函数及低阶振动模态;
利用在坞内状态下测量螺旋桨纵向激励力-轴段典型部位响应的传递函数及低阶振动模态对传递函数H1(ω)进行验证与修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螺旋桨低频纵向轴承力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修正计算模型中的推力轴承等效刚度参数、系统阻尼参数、螺旋桨效模型参数,得到修正后的传递函数预测模型M2及传递函数H2(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螺旋桨低频纵向轴承力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与步骤1中振动响应位置保持一致,通过测量不同转速下的振动响应,确定桨轴系统前两阶纵向振动模态;
通过与步骤2中模型计算得到的前两阶纵向振动模态对比,得到桨叶附连水系数、推力轴承刚度系数两个关键参数;
将两个关键修正参数代入传递函数预测模型M2后得到实船工况下的螺旋桨纵向激励力-轴段响应传递函数H(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螺旋桨低频纵向轴承力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根据实船工况下测量得到轴段纵向振动响应A(ω)和修正得到的传递函数H(ω),利用激励力辨识技术计算得到螺旋桨低频纵向轴承力F(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螺旋桨低频纵向轴承力间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获取螺旋桨低频纵向轴承力F(ω)的具体方法包括:
F(ω)=[HT(ω)H(ω)+λ2]-1HT(ω)A(ω)
式中,λ为正则化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02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