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下金线莲仿野生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9851.6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8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虹;陈海铌;黄晓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金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9/02;A01G27/00;A01C23/04;H04Q9/00;H04W4/38;G08B21/00;G01D21/02;G01N21/25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罗昌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下 金线莲仿 野生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下金线莲仿野生种植方法,属于经济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对金线莲选种培育,筛选合适的林地、铺设金线莲栽培床及整理,移植金线莲种苗和对金线莲的管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树林场地林下的土层上方铺设金线莲栽培床,有效的扩大了金线莲的种植空间,使得一片树林场地林下能够种植更多的金线莲,不仅便于管理和采收,而且还提高了林地空间的利用率;此外,金线莲栽培床还具有智能化监控和调节金线莲生长环境的功能,为金线莲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需求,如温湿度、磷肥、氮肥等,提高了金线莲在生长过程中存活率,而且还减轻人金线莲种植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经济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林下金线莲仿野生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即花叶开唇兰,别名金线兰、金石松、虎头蕉、鸟人参等,性喜阴凉、潮湿,尤其喜欢生长在有常绿阔叶树木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的潮湿地带,要求温度20℃~32℃,光照约为正常日照的1/3,最忌阳光直射。金线莲为兰科开唇兰属珍稀药用植物,可全草入药。且金线莲具有以下功效:清热凉血,除湿解毒,平衡阴阳、扶正固本,阴阳互补、生津养颜、调和气血、五脏、养寿延年;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金线莲主治肺热咳嗽、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支气管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急慢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也兼除青春痘。金线莲除其药用价值之外,其株形小巧美观,叶脉金黄色呈网状排列,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珍品。经研究发现,金线莲中氨基酸组成、成分、含量及抗衰老活性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国产和野生西洋参,且其药用价值早就被民间所认知,享有“药王”、“金草”、“神药”、“鸟人参”等美誉,在我国经典医学书籍《本草求源》和《国药大药典》等均有记载。
近年来,金线莲的种植方法被不断研发,包括组织培养、温室大棚培育、原产地生态林下的土壤培育等,其中组织培养的金线莲药材收成早,但药效极低;经组织培养后移植温室大棚培育的金线莲药材,由于难以模拟金线莲自然环境中的生长要求,其药效一般;而原产地生态林下土壤培育的金线莲,虽然品质好,药性成分高,但存在金线莲在生长过程中存活率低、种植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金线莲林下培育时,其存在着生长过程中存活率低、种植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林下金线莲仿野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金线莲进行选种培育,获取金线莲种苗;
步骤二:筛选合适的林地并进行整理:对树林场地林下的土层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15-25cm,在翻耕后的土层上方铺设金线莲栽培床并在金线莲栽培床中铺上一层土层,将枯叶铺盖到栽培床上,枯叶铺盖的厚度为5-10cm;
步骤三:移植金线莲种苗:将金线莲种苗植入栽培床中,金线莲种苗的种植间距为4-6cm,栽种后压实小苗四周,用山泉水浇一次透水,达到土壤湿润;
步骤四:金线莲的管理:待湿度低于75%时,对金线莲进行喷水处理,保持湿度在75%-90%。
本发明通过在树林场地林下的土层上方铺设金线莲栽培床,有效的扩大了金线莲的种植空间,使得一片树林场地林下能够种植更多的金线莲,不仅便于管理和采收,而且还提高了林地空间的利用率;此外,金线莲栽培床还具有智能化监控和调节金线莲生长环境的功能,为金线莲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需求,如温湿度、磷肥、氮肥等,提高了金线莲在生长过程中存活率,而且还减轻人金线莲种植人员的工作负担。
优选地,金线莲栽培床包括栽培主体、用于固定栽培主体的固定装置和用于调节栽培主体温湿度的检测管理系统。
优选地,每个所述栽培主体由两个同心半环和螺母组成,两个所述同心半环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铰链,另一端的外壁上固设有与所述螺母相配合的半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金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金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9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