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机械使用的新型降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7912.5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哲;张红岩;高洪波;王思宇;吴昊;李东和;赵波;张嘉时;张弘;王贵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9/19;G10K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机械 使用 新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使用的新型降噪装置,包括壳体、吸音棉套、减振组件、噪音转换组件、吸音散热组件、第一吸音棉柱、第一通孔、第二固定圈、螺钉、第三安装孔、第二连杆、第二吸音棉柱、第二通孔和冷凝管,本发明设计有吸音散热组件,可以在吸收噪音的同时,有效避免动力源装置的温度升高,防止高温损坏动力源装置,该组件拆装方便,成本低廉,制造工艺简单;本发明设计有噪音转换组件,可以将噪音转化为弹簧的动能进行释放,减少对吸音隔音材料的使用,同时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本发明设计有减振组件,可以对动力源装置的振动进行减缓,进一步抑制噪音的产生,同时避免因振动而造成机械零件的损耗加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噪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机械使用的新型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在施工作业时会产生强大的噪声,尤其是工程机械的动力装置,其运转产生的振动不仅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会加大零件的损耗,现有的降噪装置大都采用密封式设计,这导致了动力装置的散热差,使其长期处于较高的温度环境下,导致使用寿命变短;现有降噪装置的设计思路大都是进行隔音或吸音来实现降噪,二者都需要利用大量的吸音材料,不仅增加了装置的体积,而且提高了材料和工艺成本;现有的降噪装置缺少对振动源进行减振的结构,没有考虑在源头抑制噪音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使用的新型降噪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机械使用的新型降噪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外壁上螺栓固定有第二盖板,第二盖板的顶端外壁上安装有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盖板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圈,第一套筒的一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圈,第二限位圈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限位圈的底端外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盖板的顶端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端外壁上螺栓固定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的底端外壁上安装有噪音转换组件,噪音转换组件包括第三套筒、第三限位圈、吸音片和第二弹簧,第一盖板的底端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套筒,第三套筒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圈,第三套筒的外壁上套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盖板的底端外壁上,第三套筒的外壁上分布套接有吸音片,且吸音片固定连接于第二弹簧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吸音散热组件,吸音散热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圈、第一连杆、第一吸音棉柱、第一通孔、第二固定圈、螺钉、第三安装孔、第二连杆、第二吸音棉柱、第二通孔和冷凝管,第一盖板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圈,第一固定圈的底端外壁上分布固定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外壁上套接有第一吸音棉柱,第一固定圈的底端设置有冷凝管,且第一吸音棉柱设置于冷凝管的弯折处,冷凝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圈,第二固定圈的顶端外壁上分布安装有螺钉,且螺钉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二限位圈的顶端外壁上,第二固定圈的顶端外壁上分布固定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第二吸音棉柱,且第二吸音棉柱设置于冷凝管的弯折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音棉柱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连杆套接于第一通孔的一侧内壁上,第二吸音棉柱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连杆套接于第二通孔的一侧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圈的顶端外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三安装孔,且冷凝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三安装孔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套接有吸音棉套,且减振组件、噪音转换组件和吸音散热组件均套接于吸音棉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盖板的底端外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且冷凝管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未经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79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后浇带施工用吊模工具
- 下一篇:一种远程激光植物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