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区危险性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15818.6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3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哲;赵善坤;秦凯;李云鹏;杨雪强;徐阳;王寅;张宁博;董怡静;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C5/04;G01V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单冠飞 |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区 危险性 评估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矿区危险性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针对任一待监测矿区,采用水准测量技术和/或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技术、无人机以及微震检波器进行沉降监测以获取微震沉降数据;对前述数据进行拟合,以获取目标地表观测沉降数据、目标航测沉降数据以及目标微震沉降数据并进行融合,以得到融合数据;根据融合数据,获取针对任一待监测矿区的危险性评估结果。本申请解决了多种观测手段无法对于任一待监测矿区的同一位置处的沉降量直接进行计算的技术问题,通过将多种观测手段得到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融合数据,实现了高效、可靠的任一待监测矿区内煤体冲击危险性评估,为后续井下采煤作业的布置给予指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区危险性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煤炭矿区的建设正逐步朝着特大型矿井、高产量、高强度、高效益的可持续开发新模式的方向发展,同时,矿区开发过程逐渐形成了区域多矿井、多工作面开采的新常态。然而在实际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存在多个技术难点有待攻克。特别地,如何通过高位岩层大范围运动特征监测实现煤矿矿区井下动力灾害预警是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然而,相关技术中,尚未存在有效地矿区危险性评估方法,由此,如何合理、准确地获取矿区大范围的地表运动趋势,进而为井下煤岩体冲击危险性评估提供依据,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矿区危险性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对微震监测数据,地表水准和RTK观测数据和低空无人机航测数据的进行融合处理,以获取某一时期内矿区大范围的地表运动趋势,为井下煤岩体冲击危险性评估提供依据,为后续井下采煤作业的布置给予指导。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矿区危险性评估方法,包括:针对任一待监测矿区,采用水准测量技术和/或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技术进行沉降监测以获取地表观测沉降数据,采用无人机进行沉降监测以获取航测沉降数据,并采用微震检波器进行沉降监测以获取微震沉降数据;对所述地表观测沉降数据、所述航测沉降数据以及所述微震沉降数据进行拟合,以获取目标地表观测沉降数据、目标航测沉降数据以及目标微震沉降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地表观测沉降数据、所述目标航测沉降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微震沉降数据均为针对同一位置的数据;对所述目标地表观测沉降数据、所述目标航测沉降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微震沉降数据进行融合,以得到融合数据;根据所述融合数据,获取针对所述任一待监测矿区的危险性评估结果。
另外,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一种矿区危险性评估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采用水准测量技术和/或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技术进行沉降监测以得到地表观测沉降数据,包括:获取第一观测间隔以及所述任一待监测区域内针对第一观测点的布设策略;根据所述第一观测间隔和所述针对第一观测点的布设策略,对每个所述第一观测点进行至少两次沉降监测;获取任意两次针对所述第一观测点的第一沉降监测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沉降监测数据,获取所述地表观测沉降数据,其中,所述地表观测沉降数据包括每个所述第一观测点的高程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采用无人机进行沉降监测以获取航测沉降数据,包括:获取第二观测间隔;根据所述第二观测间隔,对所述任一待监测区域进行至少两次沉降监测;获取任意两次沉降监测对应的第二沉降监测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二沉降监测数据,获取所述航测沉降数据,其中,所述航测沉降数据包括被监测的第二观测点以及每个所述第二观测点的高程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采用微震检波器进行沉降监测以获取微震沉降数据,包括:获取第三观测间隔;根据所述第三观测间隔,对所述任一待监测区域进行至少两次沉降监测;获取任意两次沉降监测对应的第三沉降监测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三沉降监测数据,获取所述微震沉降数据,其中,所述微震沉降数据包括每一次沉降监测对应的沉降监测事件以及所述沉降监测事件的描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5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