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试验的微通道换热器芯部及耐压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5625.0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6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浩;韩芳明;王文博;贾际;李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M3/20;G01M3/22;F28F9/12;F28F9/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韩丽娜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试验 通道 换热器 耐压 实验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便于试验的微通道换热器芯部及耐压实验方法,该芯部包括两块盖板和换热板片组,两块盖板分别安装在换热板片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换热板片组为换热板片a和换热板片b交替排列而成,换热板片a和换热板片b上均设置有四个挖空槽,四个挖空槽分别在换热板片a和换热板片b的流道两端形成空腔。解决了如何设计一种微通道换热器芯部,可以在芯部进行真空扩散焊接工序后,安全快捷的进行芯部的水压试验,及时确定微通道换热器芯部是否符合耐压设计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便于在微通道换热器封头法兰整体组焊前,提早对芯部进行耐压试验,降低微通道换热器芯部的潜在试验风险,避免微通道换热器芯部成型过程中的缺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试验的微通道换热器芯部及耐压实验方法,属于微通道换热器耐压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已广泛的应用到船舶、汽车、空调等行业,微通道换热器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已经成为了当今换热器研究开放的重要新方向。目前,现有微通道换热器芯部结构很难在微通道换热器整体组焊前确定其自身的耐压能力,只能在芯部、封头法兰等部件进行组焊后进行耐压试验,或者在芯部外侧再次进行焊接打压工装等操作,此时使芯部多次受热易造成不良影响,影响芯部扩散焊连接质量。此时,一旦芯部成型后缺陷导致泄压,使整个换热器失败,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即便进行补救措施,也需要极长的再加工周期。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微通道换热器芯部,可以在芯部进行真空扩散焊接工序后,安全快捷的进行芯部的水压试验,及时确定微通道换热器芯部是否符合耐压设计要求,以便安排后续的生产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便于试验的微通道换热器芯部及耐压实验方法,以便于进行耐压试验的设计。
本发明提出一种便于试验的微通道换热器芯部,包括两块盖板和换热板片组,两块盖板分别安装在换热板片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换热板片组为换热板片a和换热板片b交替排列而成,所述换热板片a和换热板片b上均设置有四个挖空槽,四个挖空槽分别在换热板片a和换热板片b的流道两端形成空腔。
优选地,所述换热板片a的流道呈Z字形,其中两个挖空槽位于流道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剩下的两个挖空槽设置在流道的出入端。
优选地,所述换热板片b的流道呈一字形,其中两个挖空槽设置在流道的出入端,剩下两个挖空槽位于流道的上下两侧。
优选地,位于流道出入端的两个挖空槽通过流道相连接。
优选地,于上方的盖板在空腔槽的定位上方预先钻孔。
优选地,两块盖板和换热板片组采用真空扩散焊连接。
一种所述的便于试验的微通道换热器芯部的耐压实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对微通道换热器芯部进行耐压试验前准备,在盖板预先钻孔的位置分别装上接头,扩散焊后z型流道板(或者一字型流道板)与其流道两端挖空槽形成的腔体的一端接头连接氦质谱仪,另一端接上堵头;
(2)按工艺流程先用氦质谱仪检测微通道换热器芯部的泄露率,参数合格进行下一步耐压试验;
(3)在耐压试验场地,将水压试验机连到接头,按照GB150规定进行耐压试验;
(4)对微通道换热器芯部进行清理,使其中无液体残留,再进行一次氦质谱仪检验泄露率是否合格,确定微通道换热器芯部腔体的泄露率合格,则微通道换热器芯部的该测腔体的耐压和密封能力合格;
(5)重复试验上述步骤,测试微通道换热芯部的另一侧腔体的耐压和密封能力,其中若有不合格,则对微通道换热器芯部进行分析及时补漏,再重复该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5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