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冷镜式露点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4814.6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4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宾;何伟生;陈新准;傅王勇;李修龙;岑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66 | 分类号: | G01N25/66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周业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冷镜式 露点 传感器 | ||
1.一种光电冷镜式露点传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系统、结露系统和光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壳体和依次安装于壳体内的PCB主控板、PCB转接板和焊针,所述PCB主控板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航空接头和连接座,所述航空接头穿过壳体的底部,用于与外部的电器件连接;所述连接座与PCB转接板连接,进而连接焊针,并通过焊针连接结露系统和光电检测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冷镜式露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底盖和散热座;
所述PCB主控板、PCB转接板和焊针设置在散热座内,所述底盖为中空结构,所述航空接头穿过底盖,且外露于底盖之外;所述航空接头与底盖的连接位置处设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电冷镜式露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座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覆盖有针位固定板,用于固定焊针;且所述开口的轮廓与针位固定板的轮廓吻合;
所述针位固定板与PCB转接板之间设有硅胶密封垫,所述焊针从下到上依次穿设于PCB转接板、硅胶密封垫和针位固定板之间,并共同密封散热座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冷镜式露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主控板上设有滤波电路、通讯电路、主控电路、模拟电路和制冷电路;
所述滤波电路用于滤除干扰,使外部电源向通讯电路、主控电路、模拟电路和制冷电路提供稳定的电流输入;
所述通讯电路通过航空接头与外部的电器件连接,实现数据传输;
所述主控电路分别连接通讯电路、模拟电路和制冷电路,用于实现信号传输和工作控制;
所述模拟电路通过连接座分别连接结露系统和光电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和控制信号,且所述模拟电路上设有分别与主控电路信号连接的测温电路、镜面测露点电路和光电测量电路;所述镜面测露点电路与结露系统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通过镜面测露点电路和制冷电路控制结露系统的工作;所述测温电路和光电测量电路分别与光电检测系统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通过光电测量电路控制光电检测系统的工作;
所述制冷电路通过连接座连接结露系统,用于进行制冷或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电冷镜式露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电路上设置有开关电源IC,所述主控电路通过输出不同占空比的PWM给开关电源IC反馈端,使开关电源IC输出不同的电压,实现对制冷电路的功率调节,从而使结露系统快速达到结露的动态平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冷镜式露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露系统包括制冷堆和测温计,所述制冷堆由至少一级制冷结构堆叠形成,且最顶级制冷结构的顶部为冷端部,最底级制冷结构的底部为热端部,所述测温计嵌入最顶级制冷结构内;所述热端部与控制系统的壳体接触,并进行热量传递;
所述冷端部的上表面粘设有镜片,所述镜片上涂覆有抗油疏水材料层;
或,所述冷端部的上表面涂覆有金属材料层,作为镜面层,所述镜面层上涂覆有抗油疏水材料层;
当所述制冷堆由一级制冷结构形成,则该制冷结构的顶部为冷端部,该制冷结构的底部为热端部,所述测温计嵌入冷端部的下方;所述热端部上方的制冷结构区域罩设有封装台,所述封装台的底部与热端部的上表面密封连接;
当所述制冷堆有两级及以上制冷结构堆叠形成,则所述最顶级制冷结构外罩设有封装台;所述封装台的底部与次顶级制冷结构的上表面密封连接;
所述封装台的顶部与抗油疏水材料层密封连接,以封闭冷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冷镜式露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露系统内嵌于光电检测系统内,所述光电检测腔内设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结露口;所述结露系统包括制冷堆和测温计,所述制冷堆的顶部为冷端部,底部为热端部,所述测温计紧贴于冷端部的下表面;
所述结露口的外壁面贴覆有隔热膜;所述隔热膜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结露口的位置处,且缺口上放置有镜片,且所述镜片与结露口密封连接,且镜片的底面紧贴冷端部的上表面,并与冷端部的上表面共同作用压紧缺口边缘的隔热膜,以密封冷端部;所述冷端部通过缺口直接与镜片接触传导冷量,所述镜片上涂覆有抗油疏水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48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结构光阵列远程识别的机器人空间姿态解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膨胀收缩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