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疫管理用畜禽标识耳标佩戴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4332.0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7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利花;王广红;范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利花;王广红;范朝霞 |
主分类号: | A01K11/00 | 分类号: | A01K11/00;A61L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陈培生 |
地址: | 03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疫 管理 畜禽 标识 佩戴 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了检疫管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检疫管理用畜禽标识耳标佩戴工具,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一侧固设有底座机构,所述第二钳体一侧顶部设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内腔可调节连接有顶针机构,所述顶针机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用于通过驱动机构控制顶针机构进行耳标打孔佩戴,所述顶针机构一侧与防护盒内腔一侧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本发明中,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棘条的配合对预上劲处理的滑动导向杆进行支撑限位,一方面通过驱动电机的上劲和限位弹簧的击发降低对人工施力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预处理的击发手段提高顶针主体传动处理的效率,减少因禽畜挣脱过快造成的撕裂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疫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疫管理用畜禽标识耳标佩戴工具。
背景技术
在畜禽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畜禽携带的病菌自发源地向外传染,一般需要对畜禽进行检疫管理,为了更好的分类畜禽检疫与否,一般通过对畜禽耳标进行标识来辅助识别判断;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检疫管理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其中申请号为CN11012236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牲畜打耳标的新型电动耳标钳,包括手柄壳体、固定电池、电机、钣金钳座臂和钣金钳针臂,手柄壳体由两部分组成并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电池的一端插入手柄壳体的内部,固定电池向电机供电,电机的一端安装有一个丝杆,通过丝杆转动带动钣金钳座臂和钣金钳针臂张开和闭合,实现对牲畜耳朵的快速打耳标,改变了以往打耳标需要依靠人体手部握力夹紧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具有实用性和使用的广泛性;
但在实际使用时,需要等待丝杆传动以及针臂张开的效应过程,在此线性过程中容易因丝杆的传动反应导致待检疫畜禽挣脱而发生耳部撕裂,并且容易因咬合后张开反应较慢影响到耳标以及耳标钳的脱离,影响到耳标的固定稳定性,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检疫管理用畜禽标识耳标佩戴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疫管理用畜禽标识耳标佩戴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丝杆传动以及针臂张开的效应过程,在此线性过程中容易因丝杆的传动反应导致待检疫畜禽挣脱而发生耳部撕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疫管理用畜禽标识耳标佩戴工具,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一侧固设有底座机构,所述第二钳体一侧顶部设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内腔可调节连接有顶针机构,所述顶针机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用于通过驱动机构控制顶针机构进行耳标打孔佩戴,所述顶针机构一侧与防护盒内腔一侧之间设有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穿设于第二钳体内腔一侧;
所述顶针机构包括滑动导向杆,所述滑动导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顶针主体,所述滑动导向杆穿设于第二钳体顶部开设的导向孔内,且滑动导向杆末端穿过防护盒内腔顶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滑动导向杆外侧壁套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防护盒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两个可相对位移的内丝杆套,所述传动丝杆底端设有用于挤开内丝杆套的推开部,两个所述内丝杆套外侧壁套设有丝杆套管,所述丝杆套管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外蜗杆套,且外蜗杆套与保护壳内腔一侧通过轴承内腔传动连接,所述外蜗杆套一侧与驱动机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传动丝杆一侧限位棘条,所述限位棘条与保护壳内腔一侧传动连接的限位块限位贴合,用于贴合时对滑动导向杆的单向移动限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棘条锥形齿前端限位贴合,所述限位块后侧通过销轴铰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防护盒内腔一侧,所述限位块后侧通过拉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穿设于第二钳体内腔并延伸至一侧滑槽内,所述滑槽内腔滑动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与拉绳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外侧壁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两侧分别与拉块和滑槽内腔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与顶部拉绳相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利花;王广红;范朝霞,未经郭利花;王广红;范朝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4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