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12831.6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2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贺菁菁;徐晓刚;王军;何鹏飞;曹卫强;朱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6V20/52 | 分类号: | G06V20/52;G06V10/762;G06V10/774;G06V10/764;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孙孟辉;杨小凡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监督 学习 行人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用于提取行人特征向量的深度神经网络并初始化;
S2,通过深度神经网络,获取无标签的行人图像数据作为训练集,得到对应的行人特征向量,通过聚类,将行人特征向量对应的行人图像数据,划分为多个类别,同一类行人图像数据拥有同一个伪标签,通过每个类中对应的行人特征向量,获取各类中心的特征向量,进行存储;
S3,通过伪标签,重新获取训练集的行人特征向量,排除不归属于任何类的行人图像数据对应的行人特征向量;
S4,对重新获取的行人特征向量,进行分组采样,将得到的小批量样本,与存储的类中心特征向量的距离,计算分类损失,并迭代更新深度神经网络和存储的类中心特征向量,包括如下步骤:
S41,对重新获取的行人特征向量,进行分组采样,得到小批量样本;
S42,以伪标签作为监督信息,计算小批量样本与存储的类中心特征向量之间的分类损失函数,使小批量样本中,根据行人图像数据提取的行人特征向量,与存储的类中心特征向量越近,与其他类中心特征向量越远;
所述损失函数:
其中,
S43,从当前小批量样本中,找到其所属的部分类中,距离类中心特征向量最远的行人图像数据,通过动量法,叠加到最远的行人图像数据对应存储的原类中心特征向量上;
S44,若第一迭代终止条件未达到,则继续重复执行S4,若达到,则进入S5;
S5,若第二迭代终止条件未达到,则返回S2,若达到,则结束流程;
S6,通过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获取行人图像数据,将提取行人特征向量,与存储的类中心特征向量比对,找出属于同一类的图像数据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1的分组采样,包括如下步骤:
S411,根据重新获取的行人特征向量进行分类;
S412,随机重排类中的行人图像数据,在类内部,将属于同一个类的行人图像数据顺序打乱;
S413,将类中的行人图像数据分组并添加到分组列表,针对类别列表中的每一类,以预先设置的正整数
S414,随机重排分组列表,得到最终的分组后的采样列表,根据预设的批尺寸,得到小批量样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11中,随机重排所有类,根据重新获取的行人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并按类别分组,属于同一个类的行人特征向量对应的行人图像数据为一组,保存入类别列表中,再将类别列表按组打乱顺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3包括如下步骤:
S431,计算小批量样本中,所有行人图像数据的行人特征向量,到其存储的所属类中心的特征向量的距离,行人图像数据所属的类中心,由聚类得到的伪标签决定;
S432,从小批量样本属于同一类的行人图像数据中,找到距离类中心最远的行人图像数据对应的行人特征向量 ;
S433,使用和动量值,通过动量法,叠加到对应的原类中心特征向量上,从而更新存储的对应类的中心特征向量:
;
S434,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的反向参数传递计算,在每一次迭代中更新深度神经网络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未经之江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28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空作业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水养殖用检测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