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回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2647.1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2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治猛;魏晓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一冶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E02B3/18;E02F3/40;E02F9/2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程力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市八大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回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回填方法,先在待回填区域边缘外围填筑外部护岸围堰,对待回填区域进行原地貌复测,得到各部位的水深及淤泥厚度,然后对外部护岸围堰内的待回填区域进行划分,根据淤泥厚度划分出清淤回填部位和抛石挤淤回填部位,对各部位间的边界线进行填筑,然后根据各部位的分布确定回填路线及顺序,进行回填,对于清淤回填部位,清淤完成后要填筑围堰,以避免回淤及填筑过程中对水体的污染,回填结束后,根据不同部位的回填厚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地基处理,减小不均匀沉降。本发明有效的减小了不同填筑厚度交接区域的不均匀沉降,节约了成本和施工工期,避免了回填过程中的水体污染,避免了清淤完成后长时间未回填而导致的二次清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石方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回填方法。
背景技术
机场、码头、江河治理等工程会面临水下回填的问题,对于大面积的回填区域,由于淤泥厚度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填筑完成面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工程质量。目前,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加大强夯、振碾、冲碾等地基处理技术的能级来控制不均匀沉降,但加大基底处理能级对工程造价增加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回填方法,有效的减小了不同填筑厚度交接区域的不均匀沉降,节约了成本和施工工期,避免了回填过程中的水体污染,避免了清淤完成后长时间未回填而导致的二次清淤。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下回填方法,先在待回填区域边缘外围填筑外部护岸围堰,对待回填区域进行原地貌复测,得到各部位的水深及淤泥厚度,然后对外部护岸围堰内的待回填区域进行划分,根据淤泥厚度划分出清淤回填部位和抛石挤淤回填部位,对各部位间的边界线进行填筑,然后根据各部位的分布确定回填路线及顺序,进行回填,对于清淤回填部位,清淤完成后要填筑围堰,以避免回淤及填筑过程中对水体的污染,回填结束后,根据不同部位的回填厚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地基处理,减小不均匀沉降。
进一步地,回填前,需要对所投入的石料进行筛分,得到符合规格的石料。
进一步地,石料通过改进的挖斗进行筛分,所述的挖斗上增设有筛分机构,筛分机构包括若干挡杆和等距并排分布在挖斗槽内底板和后板上的安装头,挡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底板和后板上的安装头上,通过选择投入挡杆的个数,从而控制石料的筛分尺寸。
优选地,挡杆与安装头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挖斗的斗齿和挡杆采用高强度耐磨钢NM360,挖斗的其余部位采用高强度结构钢Q345B。
优选地,安装头的间距为100mm,挡杆的直径为2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法将整个填筑区域进行细化,再对不同细化区域进行针对性的地基处理,不仅有效的减小了不同填筑厚度交接区域的不均匀沉降,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可以避免“杀鸡用牛刀”,节约了成本和施工工期,解决了面积较大区域进行质量控制过程中难度大、重点区域不明确的问题;本方法先填筑外部护岸围堰,并对各部位间的边界线进行填筑,避免了回填过程中的水体污染,避免了清淤完成后长时间未回填而导致的二次清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水下回填时的俯视图,图中的序号为回填顺序。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改进的挖斗。
图中:1-后板;2-安装头;3-挡杆;4-螺栓;5-底板;6-斗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一冶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一冶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2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