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末输送装置、控制方法、3D打印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12153.3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3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杨军红;曹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五邑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64/153 | 分类号: | B29C64/153;B29C64/321;B29C64/314;B29C64/393;B33Y40/00;B33Y40/10;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春芹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 输送 装置 控制 方法 打印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粉末输送装置、控制方法、3D打印设备及存储介质,粉末输送装置包括储料罐、分离罐、第一输送管和空气压缩机,储料罐的顶部设有进料阀,储料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阀,储料罐还设置有料位计以及压力传感器,料位计用于检测储料罐中粉末的高度,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料罐内部气压;分离罐用于与3D打印设备连通;第一输送管的一端通过出料阀与储料罐连通,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分离罐连通;第一输送管靠近出料阀的一端设有气刀;空气压缩机与储料罐连通,空气压缩机用于向储料罐输送空气,空气压缩机还与气刀连接。耗气量小、动力消耗低、摩擦小,能降低对第一输送管的损坏,保证第一输送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末输送装置、控制方法、3D打印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
在3D打印中,需要将粉末材料输送至3D打印机中。然而,目前的粉末输送装置中,由于在输送时,粉末与输送管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容易损坏输送管,导致输送管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粉末输送装置、控制方法、3D打印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保证输送管的寿命。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末输送装置,包括:
储料罐,所述储料罐的顶部设有进料阀,所述储料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阀,所述储料罐还设置有料位计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料位计用于检测所述储料罐中粉末的高度,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储料罐内部气压;
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用于与3D打印设备连通;
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出料阀与所述储料罐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分离罐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靠近所述出料阀的一端设有气刀;
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储料罐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向所述储料罐输送空气,所述空气压缩机还与所述气刀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粉末输送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粉末输送装置包括储料罐、分离罐、第一输送管和空气压缩机,储料罐的顶部设有进料阀,储料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阀,储料罐还设置有料位计以及压力传感器,料位计用于检测储料罐中粉末的高度,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料罐内部气压;分离罐用于与3D打印设备连通;第一输送管的一端通过出料阀与储料罐连通,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分离罐连通;第一输送管靠近出料阀的一端设有气刀;空气压缩机与储料罐连通,空气压缩机用于向储料罐输送空气,空气压缩机还与气刀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粉末输送装置工作时,粉末通过进料阀进入储料罐内部,当料位计检测到储料罐的内部达到预设高度,进料阀关闭,以使储料罐内的粉末不再增加,然后空气压缩机向储料罐输送空气,以增大储料罐内空气的气压,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储料罐内的气压达到预设气压值时,出料阀打开,粉末在气压的作用下从储料罐内落入第一输送管中,粉末在第一输送管上堆积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料栓,然后空气压缩机与气刀共同启动,使气刀输出脉冲气流,脉冲气流能够将料栓切割,使得长度较长的料栓被切割成长度较短的料栓,并且在第一输送管中,料栓与脉冲气流相间分布,形成栓流气力输送方式,如此能够通过第一输料管将粉末从储料罐运输至分离罐中,再经分离罐落入3D打印设备中。采用栓流气力输送方式,耗气量小、动力消耗低、摩擦小,能降低对第一输送管的损坏,保证第一输送管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料罐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储料罐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空气压缩机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输送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五邑大学,未经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21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