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立柱的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12008.5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4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范晓婷;王代兵;王志刚;郭焱;张攀;郭庆腾;张家豪;曹飞飞;王智博;杨同康;宁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吴怡雯 |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立柱 模板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立柱的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固设于地面且沿钢筋笼的周沿设置的支撑件,该支撑件具有设定高度;固定于支撑件的顶部且围住钢筋笼的若干第一模板;固设于地面且沿钢筋笼的周沿设置的滑槽;以及滑设于滑槽且高度与支撑件相匹配的若干第二模板,若干第二模板和第一模板围合形成浇筑空间,通过沿滑槽移动第二模板,对于钢筋笼的底部形成于浇筑空间相连通的开口,从而能够对钢筋笼的底部进行清理。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柱底垃圾清理困难的问题,通过移动柱底的模板,从而能够对柱底进行清理,省时省力,降低了柱底烂根的风险,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减小对后续施工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立柱的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立柱的柱底烂根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模板下口缝隙封闭不严、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灌、锯末等施工过程中的产生的垃圾在柱底积压等,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就是建筑垃圾在柱底的堆积,由于立柱的模板较为高大,合模后要对柱底进行清理非常困难,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立柱的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柱底垃圾清理困难的问题,通过移动柱底的模板,从而能够对柱底进行清理,省时省力,降低了柱底烂根的风险,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减小对后续施工的影响。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立柱的模板结构,模板结构围住立柱的钢筋笼,该模板结构包括:
固设于地面且沿钢筋笼的周沿设置的支撑件,该支撑件具有设定高度;
固定于支撑件的顶部且围住钢筋笼的若干第一模板;
固设于地面且沿钢筋笼的周沿设置的滑槽;以及
滑设于滑槽且高度与支撑件相匹配的若干第二模板,若干第二模板和第一模板围合形成浇筑空间,通过沿滑槽移动第二模板,对于钢筋笼的底部形成于浇筑空间相连通的开口,从而能够对钢筋笼的底部进行清理。
本发明采用用于立柱的模板结构,通过将第二模板滑设于滑槽,并利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拼接的方式围合形成供浇筑形成立柱的浇筑空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沿滑槽移动第二模板,以于钢筋笼的底部形成与浇筑空间相连通的开口,从而能够自该开口对钢筋笼的底部进行清理,解决了柱底垃圾清理困难的问题,通过移动柱底的模板,从而能够对柱底进行清理,省时省力,降低了柱底烂根的风险,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减小对后续施工的影响。
本发明用于立柱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立柱的横截面呈矩形;
支撑件包括对应钢筋笼的转角处设置且竖直固定于地面的四根支撑杆以及固定于相邻两个支撑杆的顶部之间的连接杆,且连接杆的端部部分凸伸出对应的支撑杆,四根支撑杆围住钢筋笼且拼合呈井字形,第一模板固定于支撑杆的顶部。
本发明用于立柱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第一模板的底部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匹配的孔槽,通过连接杆卡设于孔槽,使得第一模板固定于连接杆的顶部。
本发明用于立柱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二模板的高度与支撑杆的高度相匹配。
本发明用于立柱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滑槽包括沿钢筋笼的周沿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限位杆以及对应第一限位杆且沿钢筋笼的周沿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二限位杆,第二模板插设于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之间,从而第二模板能够沿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来回滑动。
本发明用于立柱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二模板远离钢筋笼的侧面固设有把手。
本发明用于立柱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模板包括固定于支撑件的顶部的第一围合板以及间隔固设于第一围合板远离钢筋笼的侧面的若干第一钢檩条,第一钢檩条的长度与第一围合板的长度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20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