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11889.9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方卫;胡强;钱国滨;董罡星;姜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金吴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1F1/07;C08F8/44;C08F212/14;C08F230/08;C08G18/10;C08G18/42;C08G18/66;C08G18/67;C08G18/32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李浩宇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再生 聚酯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再生纤维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再生聚酯颗粒、改性聚合物抗菌剂和助剂加入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挤出,得抗菌再生聚酯粒;步骤二、将再生聚酯颗粒和抗菌再生聚酯粒混合后烘干至恒重,经纺丝、牵伸,得一种抗菌再生聚酯纤维。本发明通过向再生聚酯颗粒引入改性聚合物抗菌剂,使得再生聚酯纤维获得抗菌性能,其中,改性聚合物抗菌剂其分子结构中具有高浓度的季铵盐结构,抗菌能力强,且还具有硅氧烷结构,促进了该改性聚合物抗菌剂与再生聚酯颗粒的相容性,使得该改性聚合物抗菌剂在再生聚酯颗粒体系中均匀分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再生纤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菌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聚酯纤维的原料为废旧聚酯瓶片和废旧聚酯纺织品边角料,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实现了废旧聚酯纤维的合理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再生聚酯纤维的原料为废旧的原料制成,用其制作成的纤维易受病菌的感染,限制其的应用范围。因此,增加再生聚酯纤维的抗菌性能是再生聚酯纤维研究的重点。
如中国专利CN111041595A公开的一种铜离子抗菌再生聚酯纤维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抗菌再生聚酯母粒的制备;(2)抗菌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该发明通过向再生聚酯母粒料内添加铜化合物,然后高温混合获得抗菌再生聚酯母粒,再通过抗菌再生聚酯母粒和再生聚酯纤维母粒混合纺丝制得抗菌再生聚酯纤维,实现抗菌性能。可知该发明提供的再生聚酯纤维的抗菌性是通过铜离子化合实现,众所周知,铜离子抗菌机理为释放型抗菌,是通过铜离子与蛋白质的反应实现抗菌,其抗菌性会消耗铜离子,其抗菌性能也会随着铜离子的消耗而降低,导致抗菌再生聚酯的抗菌性能不耐久。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再生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抗菌再生聚酯纤维抗菌性能不耐久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菌再生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再生聚酯颗粒、改性聚合物抗菌剂和助剂加入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挤出,得抗菌再生聚酯粒,其中挤出机的转速为180-600rpm,挤出温度为150-190℃;
步骤二、将再生聚酯颗粒和抗菌再生聚酯粒混合后烘干至恒重,注入纺丝机中进行纺丝,制得初生纤维,初生纤维经牵伸,得一种抗菌再生聚酯纤维。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再生聚酯颗粒、改性聚合物抗菌剂、助剂的质量比为100:13-24:4.5-12.5。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再生聚酯颗粒和抗菌再生聚酯粒的质量比为85-105:9-16。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聚合物抗菌剂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A1、将异丙醇加入三口烧瓶中,在氮气和搅拌状态下,加入季铵盐单体、硅氧烷单体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加热至65℃,搅拌反应30h,反应结束后,用乙醚沉淀,过滤,真空干燥至恒重,获得中间体1,其中,季铵盐单体、硅氧烷单体的摩尔比为1:1,偶氮二异丁腈的加入质量为季铵盐单体和硅氧烷单体总质量的1-3%;
在上述反应中,利用了季铵盐单体和硅氧烷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获得中间体1,在中间体1的分子链中引入了季铵盐结构和硅氧烷结构。其中间体1的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
A2、将硝基甲烷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中间体1,搅拌至中间体1完全溶解,然后在氮气和搅拌状态下加入1-溴代己烷,加热至68℃,搅拌反应18h,反应结束后,用乙醚沉淀,过滤,洗涤,真空干燥至恒重,得改性聚合物抗菌剂,其中,中间体1、1-溴代己烷的加入质量比为100:1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金吴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金吴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1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