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杭椒的水肥一体化补水和施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1483.0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8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傅鸿妃;郭赛赛;郑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赵飞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肥 一体化 施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杭椒的水肥一体化补水和施肥方法,辣椒设施地灌溉水利用系数宜取值0.9。辣椒常规宽畦两行覆地膜栽培模式下,土壤湿润比45%~55%。苗期灌溉深度为100mm~150mm,开花结果成熟期灌溉深度为200mm~300mm;适宜土壤重量含水量在40~80%;苗期适宜的土壤重量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始花至商品椒始收为田间持水量的60‑75%,盛收期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本发明对杭椒的土壤和植株动态监测,掌握杭椒肥水规律,提供一种实现杭椒水肥一体化补水和施肥方法,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施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杭椒的水肥一体化补水和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杭椒类辣椒(以下简称杭椒)是长椒中的一个类型,作为杭州及周边区域重要的蔬菜作物品种,深受江浙沪地区消费者的欢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杭椒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覆盖地膜栽培是减少种植过程中劳动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因覆盖地膜后追肥不方便,需要增加劳动成本,同时由于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经验,很多农民在杭椒种植过程中喜欢大水漫灌,这样不仅浪费水肥资源,还给土壤环境造成了伤害。
水肥一体化是农业生产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照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溶后运输到植株生长区域。可减少水和肥的浪费,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但目前还未有关于辣椒各个生长期的水肥精准需求规律和管理的详细、可靠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的了解杭椒生长过程中对肥水的需求,本发明对杭椒的土壤和植株动态监测,掌握杭椒肥水规律,提供一种实现杭椒水肥一体化补水和施肥方法,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杭椒的水肥一体化补水和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有机肥500kg/亩~1000kg/亩作为基肥;
步骤二,定植杭椒后浇一次缓苗水,田间持水量保持在50%~60%;
步骤三,开花后滴灌灌溉一次,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75%,施N:P2O5:K2O平衡型水溶肥一次,用N、P2O5、K2O折纯量(指换算成纯N、P2O5、K2O的总量,下同)1.0~2.5kg,滴灌浓度控制在0.2%~0.4%;
步骤四,始花期至商品椒始收期,滴灌灌溉一次,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75%,施用N:P2O5:K2O平衡型水溶肥一次,施用N、P2O5、K2O折纯量1.0kg/亩~2.5kg/亩,滴灌浓度控制在0.2%~0.4%;
步骤五,进入盛收期,每10天~15天滴灌灌溉一次,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施用N:P2O5:K2O平衡型水溶肥,每隔10天~15天追肥一次,施用N、P2O5、K2O折纯量3.0kg/亩~8.0kg/亩,滴灌浓度控制在0.3%~0.4%,结合叶面喷施钙、镁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施Ca(以CaO计)量为0.1kg/亩~0.3kg/亩,每15天~20天喷施一次。果实商品性变差,进入末收期,控制水肥,生产结束前15天不再施肥和浇水。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上述基肥还包括复合肥0kg/亩~30kg/亩。
更进一步地,上述复合肥中(N:P2O5:K2O)的重量比为15:1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1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纤维低脂型冰淇淋粉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多画面处理智能导播系统设备